期刊文献+

长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世界制造基地的基础和条件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相似,各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皆以加工工业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结构的调整线路又比较接近,由此导致各城市之间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展开激烈争夺。但也应该看到,"重复建设"不仅产生了经济发展所需的竞争局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而言,如能得到正确引导,"重复建设"还会成为走集群发展和经济一体化道路的重要基础。而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动态也表现出了产业间水平分工和集群发展的趋势。本项研究表明,区域内经济结构虽然相近,但发展水平却存在地域差异,这为区域分工与合作提供了可能,也为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世界制造中心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作者 石奇
出处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4-28,共5页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6

  • 1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lna-effects on growth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Edward M. Graham & Erika wada (2001) Experience of Transitional Economies in East Asia , Peter Drysdale , edito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K.C Fung &Hibomi lizaka(1999)Delerminants of US and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SCCIE Working Paper #99-3 Santa Cruz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December.
  • 3上海财经大池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2-2003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报告.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2002-2003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报告[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 4Lemoine (2000) FDI and the opening up of china' s economy CEPII-Document de travail n00-1.
  • 5薛宏立,吴莉芳.当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新特点[J].投资研究,2003(3):9-11. 被引量:1
  • 6冯彬.略谈我国引进外资战略的调整[J].投资研究,2003(3):12-1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