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电视民生新闻“伪造性”的危害及其改变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电视民生新闻的宗旨为"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从1993年的《生活空间》开始,以其接近平民生活的朴实风格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随即,这一类的民生新闻节目火速在各地电视台兴起,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江苏卫视的《南京零距离》以及安徽卫视的《第一时间》。但十几年过去,随着这类电视节目越来越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电视台为了博取收视率,开始粗制滥造,电视民生新闻的"伪造性"就这样产生了。
作者 徐纪枫
出处 《科技传播》 2014年第22期80-80,84,共2页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4

  • 1杨琳.论媒介生态与传媒业科学发展观的构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1):71-75. 被引量:3
  • 2崔保国.《媒介的生态环境》,载《媒介二十五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259-266页.
  • 3Boorstin, Daniel J. (1975). Democracy and its discontents: Reflections on everyday America. New York. P.11-12.
  • 4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传媒学术网,2005-12-06.

共引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