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探讨了'3+3'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衔接,有利于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作者
金捷
机构地区
沙洲职业工学院机电工程系
出处
《科技风》
2019年第24期235-235,共1页
基金
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7JSJG301)
2015年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B184)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衔接
培养模式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TH16-4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陈在铁.
3+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18):81-83.
被引量:21
2
杨永靖.
终身教育视阈下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市场论坛,2018(6):92-95.
被引量:2
3
徐芸.
关于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4(11):44-4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刘雅斌.
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148-150.
被引量:14
2
王孝坤,傅琼,陈化贤.
加快发展中高职衔接的县域高职教育[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6):16-18.
被引量:6
3
李全奎.
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3):3-11.
被引量:132
4
朱雪梅.
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7):24-27.
被引量:127
5
张金英.
中高职衔接的“接口”和“通道”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20):33-36.
被引量:49
6
邵世光,王月穆.
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J]
.职教论坛,2012,28(15):23-25.
被引量:44
7
宋春林.
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3):22-25.
被引量:17
8
甘艳,周寒.
中高职衔接与人才培养探析[J]
.教师博览(下旬刊),2018,8(1):27-2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8
1
胡秋月.
基于一体化教学过程技工院校焊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0,0(6):128-129.
被引量:2
2
周澜.
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
.广西教育,2015,0(47):25-26.
3
周春宝,王利刚,刘海霞,曹峰.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J]
.中国市场,2016(10):197-198.
4
吴建洪.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衔接要素解析[J]
.职教通讯,2016(5):5-8.
被引量:7
5
叶圣蕾.
基于有意义学习理论的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思考[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102-105.
6
杨绪光,任艳.
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11):62-64.
被引量:2
7
杨绪光,任艳.
对“3+3”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6(24):90-92.
被引量:2
8
隋冰.
对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9):146-146.
被引量:3
9
张晓莺.
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J]
.成人教育,2017,37(1):66-69.
被引量:4
10
刘凯,方跃春.
湖南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与对策思考[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7(6):113-113.
同被引文献
10
1
谢锡锋.
基于能力递进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与实践——以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为例[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6):46-49.
被引量:5
2
裴杰.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4):190-191.
被引量:3
3
朱桐梅,濮丽萍,吴丽荣,闻彩芬.
创建护理专业中职—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19,37(6):29-30.
被引量:8
4
张浩强,陆正杰,蔡柳,梁玉娟.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与考核的研究[J]
.湖北农机化,2019(9):27-28.
被引量:5
5
王涌泉,敖文岭.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J]
.科技资讯,2019,17(11):218-218.
被引量:4
6
阮景添.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湖北农机化,2019(11):52-52.
被引量:5
7
刘恒,刘俞.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研究与探索——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
.职业,2019,0(27):41-42.
被引量:4
8
林宗朝,田美艳.
探索基于“3+2”学制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衔接路径——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J]
.黑龙江科学,2020,11(21):22-23.
被引量:3
9
周广跃.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9,0(18):105-107.
被引量:7
10
曾繁明.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与实践——以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智库时代,2019(7):297-29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张勇,曾捷,王忠玉.
基于“五个对接”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
.科技视界,2019,0(30):153-154.
被引量:2
2
马述清.
论中高职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以自动化专业为例[J]
.科技资讯,2020,18(7):67-68.
3
邱道权.
校企深层合作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11):24-25.
4
罗道坚,徐龙胜,吴辉,罗新江.
贵州装备制造业需求下的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科技风,2021(32):58-60.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国瑞,马永丰,韩冰.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国际公关,2020(1):128-128.
被引量:3
2
何志聪,陶晶,修云.
“荆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21,37(3):61-64.
被引量:5
1
李庆春.
浅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北农机,2019,0(8):51-51.
被引量:1
2
张超彦,肖飞,纪海宾.
以区域产业为切入点,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模式[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220-221.
3
李升.
自主互助式实训教学组织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55(7):215-216.
被引量:2
4
浦毅.
高职院校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9,0(16):48-52.
被引量:30
5
浦毅.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3(4):1-4.
被引量:12
6
王玉兆.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9(12):409-410.
被引量:16
7
张向东,王嘉辉,谢雄峙.
广东省中职校园足球推广学校足球师资现状分析[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17):59-60.
8
梁红梅.
高职电气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
.中国电力教育,2019(6):78-80.
被引量:2
科技风
2019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