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技术的社会形成观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挑战 被引量:2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and its challenges to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导论 当前我们进行的"技术研究"(Technology Studies)和所用的"技术的社会形成"(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approach)方法理论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尤其是和西方现代政治对技术变迁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的关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出处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6,共5页 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文章有节略
  • 2虽然我们倾向于用"社会形成"这一用语,但使用这一用语,我们还包括了其他的含义:即对技术的"社会建构"研究.(参见平奇与比耶克,1984;比耶克与劳,1992)
  • 3当然,西方70年代对现代性的批判源远流长.例如,二战前的30年代,伯尔纳对科学的军用化的批判分析(即科学的"使用与滥用"的模式).这还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早期所出现的对现代性的浪漫态度.一个有趣的分析问题(下一篇论文中的主题)将涉及到,为什么这一浪漫传统对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及其中的原因.
  • 4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是大商业、军事和国家手中的强有力的工具这一实事,对此的批判分析试图结合弱小的社会集团和群体的利益,去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呼声.例如环境保护主义者、第三世界国家、妇女和工人等的观点.这里,我们不应忘记,毛泽东对西方和前苏联的宏观技术模式的批判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灵感之源."新左派"作者们接受了这些观念,并使之理论化.
  • 5例如在荷兰,在大学里从事教学和研究的激进的科学家形成了"科学实验室"运动.
  • 6这可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其他相互冲突的知识遗产中找到根源.
  • 7首先,一般而言,在积极参加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活动中,发展中国家(DCs)处于弱者地位.更不用提对科技发展积极介入了.弱小贫穷国家的确无能为力.其次,在贫富之间,或在受教育和文盲之间,存在着社会分工.这是许多国家中所出现的一个共同现象,富人和受教育者趋于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并追随世界的消费潮流,他们是社会的精英和国家的统治阶级.这导致了这一情景:穷人的边缘化,或穷人被排挤出经济发展的进程.很可能是,他们的利益及其要求并非是所有科技发展的目标,而且也满足不了生产设计、个人公司的市场发展,尽管他们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并可能保留了该国的文化传统,代表了当地的(而不是市场的)需求.
  • 8创新能力是要从整个供求链每一环节上的知识的积累开始的,这包括用户(消费者).在这个意义上,以出口为主的经济,创造新产品去迎合国外市场的需要,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并没有多大的优势,因为国外的市场消费者的生活文化环境可能与本国的很不一样.与发达国家相比,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力资源,不但包括,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也包括劳动者,产品使用者/消费者.当制造工业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后,在发展中国家里,越来越多的人员将卷入到与生产和销售有关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去.

同被引文献4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