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缝背核内微量注射海人酸(KAINIC ACID)对唇针镇痛效应的影响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们以往的实验表明,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原系统在唇针镇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解损毁5-羟色胺能神经原胞体集中的中脑中缝核,唇针镇痛效应降低;电刺激中缝背核,则唇针镇痛效应增高山。 电解损毁核团目前还是经常采用的研究脑功能的一种方法,但此法不仅损毁了所要研究的核团内的细胞体。
作者
于烽生
虞献民
龚珊
殷伟平
印其章
机构地区
苏州医学院电生理研究室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1982年第21期1338-1341,共4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中缝背核
KAINIC
ACID
镇痛效应
微量注射
电解损毁
唇针
海人酸
分类号
R7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禚志红,张静,李国栋,王怀立.
腹腔注射脂多糖对幼鼠癫痫发作及海马TLR4/HMGB1/P-IκB-α表达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2):117-123.
被引量:6
2
胡芝.
浅析城镇化必然趋势下村落文化保护[J]
.祖国,2018,0(8):66-67.
3
董新文,蒋芝华,傅赉文.
针剌镇痛过程中中脑中缝核和兰斑核单胺萤光强度的变化[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78,20(2):119-125.
被引量:1
4
卢敏,何青,祝晓莹.
TRPC3在海人酸诱导的癫痫发作大鼠大脑皮质中表达上调[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6(6):656-659.
被引量:2
5
王春芳.
急性脑综合征[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80,30(2):107-108.
6
学力.
四川省加强检查档案的保管工作[J]
.中国档案,1962(6):7-7.
7
唐劭年,谭琦,胡宗继,孙海燕.
血孤啡肽与脑梗死病情进展及脑梗死后抑郁的相关性[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6):14-16.
被引量:2
8
郑捷群,甘桐嘉,孙婷婷,王鹏举,胡莹莹,许浪.
海人酸诱导的颞叶癫痫小鼠慢性期行为学变化[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1-4.
9
冯萌,钱庄,李萌,彭航,张婉,武淑芳,邱裕生.
内侧半月板失稳诱发C57BL/6小鼠骨关节炎模型中关节腔微量注射方法的建立[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9(3):434-437.
被引量:3
10
徐华民,蔡剑虹,宋郑宏.
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附82例分析)[J]
.江苏医药,1992,18(8):427-428.
被引量:12
科学通报
1982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