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与对策(1)
被引量:
5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药物治疗学的发展不仅要求治愈疾病,并要求防止发生可能或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即要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首先必须对药物的ADR谱有明确的认识.
作者
孙忠实
朱珠
机构地区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1期68-70,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Guide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特点
对策
发生率
分类号
R97 [医药卫生—药品]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2
引证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264
同被引文献
382
1
魏伟.
对临床药理学一些基本问题研究的思考[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10):1081-1085.
被引量:12
2
陈伟,陈俊,林新华,黄丽英,罗红斌.
库拉索芦荟多糖纯化方法研究[J]
.药物生物技术,2004,11(3):184-186.
被引量:14
3
李雪华,龙盛京,谢云峰,韦巍.
龙眼多糖、荔枝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的探讨[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3):342-344.
被引量:68
4
吕秋云,李雪霓.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
.心理与健康,2004(7):4-6.
被引量:4
5
杨秀真,陈芳,刘志强.
吡格列酮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0):899-900.
被引量:3
6
冷崇姣.
浅议非处方药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5):91-93.
被引量:6
7
张莉静,卢曦.
基于PPAR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31(5):287-291.
被引量:21
8
曹全英.
合并用药可能引起的毒副反应[J]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3,3(24):42-42.
被引量:63
9
刘文生,薛霖莉,卫萍.
潞党参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42-43.
被引量:38
10
梁毅,葛卫红,刘莹,王从政,张福强,苌雅娴.
优化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及其运作机制的探讨[J]
.中国药房,2005,16(3):169-171.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58
1
孙禧霞.
社区安全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现状及对策[J]
.上海医药,2013,34(8):38-40.
2
桑丽萍,韩渝.
从药物不良反应看药学服务的重要性[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5):363-364.
被引量:1
3
刘劲威.
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与预防[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3,10(11):65-67.
被引量:4
4
周晓洁,张春玲.
胰岛素增敏剂的临床应用[J]
.江西医药,2004,39(6):443-445.
被引量:1
5
梁毅,葛卫红,刘莹,王从政,张福强,苌雅娴.
优化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及其运作机制的探讨[J]
.中国药房,2005,16(3):169-171.
被引量:18
6
彭向前,张鉴,李军.
口服降糖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评价[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1):19-21.
被引量:25
7
张石革.
昔布类高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J]
.中国药业,2005,14(4):21-23.
被引量:1
8
侯骏骥,张念凯.
药物不良反应介绍[J]
.食品与药品,2005,7(09A):71-72.
被引量:5
9
唐蕾,王振宁,黎曙霞,张志豪,何秋毅,吴毅丹.
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其对策[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1):1434-1435.
被引量:11
10
高小坤.
对优化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的探讨[J]
.药学进展,2006,30(11):512-515.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64
1
刘慧霞.
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101):258-258.
被引量:3
2
钱娅.
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1):311-312.
3
罗月.
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29):261-262.
4
江宁.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0):452-452.
5
国敏.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J]
.中国实用医药,2006,1(4):118-119.
6
王毅.
降血糖类药物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100-103.
7
王辉.
2002年~2004年我院口服降糖药使用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4):5-8.
被引量:2
8
王海叶.
脑梗死患者的合理用药及药学监护[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S1):29-31.
被引量:2
9
李文香.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0):14-15.
10
张丽芳,明延飞,毛璐,张艳春,秦江梅.
三种综合评价法在社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经济,2015,34(6):60-62.
被引量:3
1
孙忠实,朱珠.
当代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与对策(2)[J]
.中国医药导刊,2003,5(2):147-149.
2
孙忠实.
当代药物不良反应新动向(二)[J]
.中国执业药师,2004(12):15-17.
被引量:7
3
孙忠实.
当代药物不良反应新动向(一)[J]
.中国执业药师,2004(11):13-15.
4
孙忠实,朱珠.
当代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与对策(3)[J]
.中国医药导刊,2003,5(3):220-222.
被引量:3
5
孙忠实.
当代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J]
.中国执业药师,2004(10):20-22.
被引量:1
6
李剑.
老年代谢综合征特点与对策[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109-110.
被引量:6
7
李胜华.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与对策[J]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53-353.
8
张黎明,贺茜,樊军文.
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的特点与对策[J]
.毒理学杂志,2005,19(A03):289-289.
9
邱雨宽.
吉非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分离现象[J]
.海峡药学,2016,28(8):198-199.
10
胡玉山,刘传瑞,夏万全.
工程部队施工作业卫勤保障特点与对策[J]
.毒理学杂志,2001,17(z1):76-76.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