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松资源的恢复与经营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红松资源的恢复和发展,是当前营林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在调查总结经营红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恢复和发展红松资源的途径和措施。
作者
梁志广
机构地区
吉林林学院
出处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20,共4页
Journal of Jili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红松
资源
恢复
经营
分类号
S791.24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55
1
刘洪儒,王树力.
天然红松林内小径红松及其在林分中的作用[J]
.林业资源管理,1994(2):59-64.
被引量:2
2
张群,范少辉,沈海龙,杨文化,赵克尊,亓丽岩.
次生林林木空间结构等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4):405-412.
被引量:36
3
刘福祥.
机械损伤对红松生长结实的影响[J]
.林业月报,1993(8):20-20.
被引量:1
4
周荫祥,商永亮,文树森,王秉术,吕文俊,宋继昌.
阔叶树对红阔混交林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通讯,1994(11):15-17.
被引量:1
5
安锋,林位夫.
植物耐荫性研究的意义与现状[J]
.热带农业科学,2005,25(2):68-72.
被引量:49
6
李景文.
天然红松混交林恢复的基本对策[J]
.林业月报,1997(4):3-3.
被引量:7
7
姚国清 池桂清.红松生长与光照关系的探讨[J].生态学杂志,1985,(6):48-50.
8
刘慎谔.关于大小兴安岭的森林更新问题[J].林业科学,1957,3(3):263-280.
9
詹鸿振.不同庇荫的光照特点及对红松苗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6,14(2):25-33.
10
丁宝永 张世英 陈祥伟 等.红松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引证文献
2
1
聂雪梅,孙一荣,刘胜利,杨民,衣服晶.
红松耐荫性研究综述[J]
.辽宁林业科技,2008(3):39-43.
被引量:7
2
张群,范少辉,沈海龙.
红松混交林中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林业科学研究,2003,16(2):216-224.
被引量:56
二级引证文献
61
1
张群,范少辉,沈海龙,杨文化,赵克尊,亓丽岩.
次生林林木空间结构等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4):405-412.
被引量:36
2
沈海龙,张群,范少辉,赵克尊,杨文化.
次生林群落结构特性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5):610-615.
被引量:19
3
范少辉,张群,沈海龙.
次生林下红松幼树适生小环境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6):763-769.
被引量:10
4
范少辉,张群,沈海龙.
次生林内红松幼树的恢复及其状况的量化表达[J]
.林业科学,2005,41(1):71-77.
被引量:15
5
张春锋,殷鸣放,孔祥文,胡万良,徐庆祥,金鑫,丁磊.
不同间伐强度对人工阔叶红松林生长的影响[J]
.辽宁林业科技,2007(1):12-15.
被引量:33
6
胡理乐,闫伯前,孙一荣,朱教君.
从径向生长量分析红松幼树生长光需求[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2):147-150.
被引量:4
7
牟长城,孙利平,屈红军.
辽东林区人工诱导红松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与动态变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5):1-3.
被引量:3
8
聂雪梅,孙一荣,刘胜利,杨民,衣服晶.
红松耐荫性研究综述[J]
.辽宁林业科技,2008(3):39-43.
被引量:7
9
王琳琳,陈立新,刘振花,乔璐.
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肥力与林木生长的关系[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4):59-65.
被引量:13
10
孙一荣,朱教君,于立忠,闫巧玲,王凯.
不同光环境对红松幼苗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9,28(5):850-857.
被引量:33
1
杨春柳.
伊春红松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对策[J]
.防护林科技,2014,27(9):68-69.
2
特喜铁,邓庆华,戎可.
红松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东北地区生态安全[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82-14083.
被引量:2
3
沈志峰,林海.
强化科学管理 保护森林资源[J]
.森林防火,1999(1):22-22.
4
林永杰.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红松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J]
.林业勘查设计,2011(2):44-46.
被引量:4
5
孟凡利,周建宇,张桂芹.
林分类型和林分测树因子对红松人工林结实的影响[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19(4):28-29.
被引量:5
6
马志伟,孙元发.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天然红松资源的调查[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4):20-21.
7
曹焕庆.
红松资源及其保护经营策略的实施[J]
.科技与生活,2011(4):97-97.
8
黄厚永.
浅析红松嫁接苗树体管理和抚育的技术要点[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0(4):59-59.
被引量:1
9
杨智雨,朱君,曹景野.
辽阳县红松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5(5):21-22.
10
聂向华.
红松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增殖[J]
.科技信息,2006(01S):22-22.
被引量:4
吉林林业科技
198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