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半自动血凝仪检测冷沉淀中FⅧ∶C含量
被引量:8
出处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3年第1期35-36,共2页
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同被引文献18
-
1高峰.必须重视血液细菌污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4):221-222. 被引量:45
-
2杨江存,李芒会,于青,董选玲,曾晓华,任健康.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放置时间凝血因子的变化[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211-212. 被引量:49
-
3杨孝顺,安梅,阮光萍,戴莹,王宏强.冷沉淀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255-257. 被引量:55
-
4杨绍明.冷沉淀制备的关键控制点[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1):86-86. 被引量:12
-
5张国清,杨玉发,李庚娣.两种融化方法制备冷沉淀比较[J].广州医药,2006,37(3):56-57. 被引量:8
-
6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9-140.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7.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S].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4—26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1997.
-
10庄文;苏玲玲.献血与输血,2001.
引证文献8
-
1邹志强.用四联袋采集全血制备冷沉淀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1B):208-209. 被引量:1
-
2杨玉峰,黄春萍,赵云,沈华仙.两种制备冷沉淀方法的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8):1007-1008. 被引量:3
-
3史艾娟,谭明科.虹吸法与离心法制备冷沉淀的质量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149-150. 被引量:5
-
4黄作良,李小民.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血小板减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疗前沿,2012,7(6):51-52. 被引量:3
-
5张亦弛,郑文君.两种方法制备冷沉淀的质量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7(6):77-77. 被引量:2
-
6李静.两种方法制备冷沉淀的比较[J].医学信息,2012,25(7):452-453. 被引量:1
-
7扬丽,陈健.冷沉淀制备仪虹吸法与低温水浴箱融化离心法制备冷沉淀的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7):173-174. 被引量:10
-
8扬丽,陈健.浅谈冷沉淀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5):82-8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4
-
1袁桂琴,金燕.函数信号发生器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19(1):90-92. 被引量:1
-
2蒋燕,陈宝葵,林敏诗.快速融化离心法与虹吸法制备冷沉淀的质量评价[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22(2):167-168. 被引量:7
-
3王飞,王颖,李一鸣,李艺,林学仪.四步法制备冷沉淀模式及其电子信息化管理的建立[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12):1222-1225. 被引量:3
-
4王飞,王颖,李一鸣,陈丽婷,陈葆欣.成分分离机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42-44. 被引量:14
-
5李建道,张琼,陈筱华.血浆制备温度和时间对冷沉淀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8):2724-2726. 被引量:1
-
6侯满意,朱金女,熊少欢.冷沉淀的制备与临床应用[J].现代医院,2015,15(4):85-87. 被引量:3
-
7李建华,王倩,肖鲲.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制备产品的质量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6):541-543. 被引量:10
-
8周永嘉.两种设备虹吸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和方法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19,0(9):952-954. 被引量:10
-
9董勤敏.成分制备工作采用改良后四联血袋的方法及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2):8-9.
-
10郑小江,廖丽娟,李春晓,陈宇锋.骨髓细胞学检查运用于贫血患儿病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2):57-59. 被引量:5
-
1对半自动血凝仪测定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的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S1).
-
2杨晨曦,曹艳玲,孙志芳.应用半自动血凝仪检测冷沉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J].泰山卫生,2003,27(3):9-10.
-
3满文军.CA-50半自动血凝仪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4,6(13):67-67.
-
4余华,马礼坤,丁晓梅,严激,吴竟生,顾统元.凝血因子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5,14(4):262-266. 被引量:2
-
5徐玉莲,朱小晨,王小杰,王迪,郭志伟.血浆经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前后质量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S1):3-3.
-
6肖小璞,丁卫,李和,于,钟峻.凝血因子Ⅸ促凝活性测定方法的条件选择[J].中国输血杂志,1994,7(4):181-184. 被引量:3
-
7张婵,刘红伟,江晓春,李琦,程瑜静,陈婉璐.融浆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部分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3):55-56. 被引量:3
-
8戴克胜,刘森,王鸿利.红细胞促凝活性的初步探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3,8(3):158-159.
-
9高旖鑫,梁国强,周振海.急性期脑出血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织因子、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及凝血因子Ⅶ所致的变化[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6,33(4):399-402. 被引量:8
-
10李红,冯忠军.半自动血凝仪检测的影响因素探讨[J].河北医药,2002,24(11):908-90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