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促进学校发展 以发展巩固改革成果——扬州大学合并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by means of reform & ensuring the achievements of Instruction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34
-
1马成荣.关于职教集团基本问题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9):83-86. 被引量:39
-
2任祥,张绍宗.谈高等学校合并办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4):53-55. 被引量:2
-
3吴志功.国外大学组织结构设计理论研究概述[J].比较教育研究,1995(4):44-47. 被引量:3
-
4邓岚,吴琼秀.英国综合性大学的学院制模式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3(5):105-108. 被引量:14
-
5李钢,陈学东,张润贵.院校合并与教育资源整合——有关学科发展与教育经济增长的博弈分析[J].晋阳学刊,2004(4):34-39. 被引量:3
-
6廖智伟.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整合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166-171. 被引量:12
-
7吴若斌.试论新形势下的教育资源整合[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24-124. 被引量:10
-
8俞琳.促进教师群体的健康成长[J].基础教育,2004,1(5):35-37. 被引量:1
-
9张星谕,王辛枫.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5):116-118. 被引量:54
-
10易高峰,易连云.组织文化的融合:合并后高校发展的关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94-9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6
-
1李伟文.调查·思考·对策[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3):28-29. 被引量:1
-
2严燕,耿华萍.学院制在西方大学中的发展脉络及其共性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5):112-115. 被引量:7
-
3徐建中,李有彬,何玄鹤.我国教育产业重组模式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5):34-36.
-
4徐建中,何玄鹤,李有彬.我国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7):4-6. 被引量:16
-
5王为正.高等师范院校合并后内部管理体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9):113-116.
-
6张毅.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和谐教师群体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78-7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5
-
1武建鑫.世界一流学科需要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与制度结构——来自案例大学工程学科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2):17-36. 被引量:2
-
2钟凤英,王花.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高等教育资源整合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5):19-21. 被引量:1
-
3曹卫真.地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28(8):32-35. 被引量:37
-
4阳盛益,谭劲松,刘婷婷.国有高校民办独立学院实施分院制管理模式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4):98-103. 被引量:1
-
5耿令昌.高校学生干部学习与工作之间的“杠杆原理”[J].新西部(理论版),2008(8):154-155. 被引量:1
-
6刘爱东.传统学院制管理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述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10):28-31. 被引量:6
-
7王天云.广州高职教育资源整合的构想[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8,2(4):1-6. 被引量:4
-
8黄才华.网格化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体系的运作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6):51-55. 被引量:3
-
9曹大红.如何构建和谐的职业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10(7):192-193.
-
10钱建平.新一轮学院制改革的动力与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0(6):22-24. 被引量:3
-
1卢曦.谈校园精神的培育与高校的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3):48-50. 被引量:5
-
2柯卓英.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略论[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4):38-39.
-
3叶宏.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8-50. 被引量:2
-
4赵祖地,李密.厘清关系 确保大学城健康发展[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5):11-14. 被引量:3
-
5孙秀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5):102-103.
-
6跨越式发展的扬州大学研究生教育[J].中国研究生,2005(2).
-
7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历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4).
-
8扬州大学建筑学系学生优秀作品·选刊[J].华中建筑,2007,25(9):179-184.
-
9苏春.拓展信息教育领域实现跨跃式发展[J].吉林教育,2001(10):12-12.
-
10扬州大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