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鲁迅的意义:文化大转型的标志 被引量:2

The Importance of Lu Xun: Symbol of a Great Cultural Tur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化转型的标志性人物,是惟一具有思想家气度的文学家。鲁迅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开创性,以及思想影响的历史穿透性,确立了他的这种标志性地位。 Lu Xun is regarded as the only writer of magnanimity of a thinker and the symbolic figure in the cultural turn of 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 What wins him the position his originality and his torical influence in both thought and art.
作者 阎真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7-49,共3页 Journal of Changde Teacher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鲁迅 文化转型 标志意义 中国 文学家 Lu Xun cultural turn symbolic meaning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7

  • 1冯光廉:中国新的民族文化的创造,假如拒斥西方文化的有益营养,将失去一种强劲的丰富自我、充实自我的动力源泉,使自己变得封闭、狭窄、贫瘠、衰微……它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思想,同鲁迅的"拿来主义"的文化观念,都是相违背的.(见冯光廉、刘增人、谭桂林主编<多维视野中的鲁迅>,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7页.)∥冯光廉:鲁迅早期主张"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后期主张"拿来主义",根本不是什么全面彻底反传统问题.(见同书第25页)
  • 2陈平原:学术史研究之回首往事,既备感痛苦,又进展缓慢,吃力不讨好,难怪其"风声大,雨点小".对于踌躇满志、正忙着"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学界来说,最响亮的口号,依然是"拿来主义".(见陈平原<"史家眼光"与"选本文化">,载<中华读书报>,2003年9月3日,第10版.)
  • 3杨曾宪<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吗?>:鲁迅先生倡导"拿来主义",是因为他看得很明白,民族生存发展是第一位的,如果不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中国将"失去世界".而"国"之不存,"粹"将焉附--民族衰亡了,还弘扬什么传统文化呢!……要救疗当下的国民劣根性,靠新儒家们"克己复礼"是不成了,拿来西方的道德不啻为一剂良药.……"拿来主义",并不一味着尊重对方,为了国家进步,甚至可从敌人那里"拿来".(见2002年1月8日<文艺报>)
  • 4吴中杰:他(鲁迅)提出了"拿来主义".这种"主义"要求我们根据本国的需要,放出自己的眼光,来吸收外国文化,而不是任外国人送来有害的东西.(见吴中杰<重新解读鲁迅>一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鲁迅和我们>一土编,2001年3月北京第1版,第231页.)∥吴中杰:拿来和送来有所不同,送来者主动权在别人,我们自己是被动的;拿来则是自己放出眼光,挑选、占有,主动权在我.(见吴中杰<文艺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三版,第311页)
  • 5葛红兵:极端论者常常说鲁迅在文学上是一个半成品的大师,为什么?"拿来主义"使他在否定东方的同时站在了肯定西方的立场上,现在看来这种"拿来主义"思想已经构成了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和思想的总体欠缺,它使20世纪中国文学一直处在西化阴影之中,没有产生对东、西方的双重否定而建立超越于东、西方既有传统的真正"世界化"的文学.(见<中国文学之与世界性文化矛盾>,www.pen123.net.cn,2002-7-15土柏咨询网)
  • 6王得后:<拿来主义>中举了一个穷青年得到祖上一所大宅子"怎么办"做例子,大概也是有所寓意的吧,而"拿来主义"主要指翻译,指从外国拿来,大概已成公识.(见<鲁迅在二十一世纪>一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鲁迅和我们>一土编,2001年3月北京第1版,第91页)
  • 7贾春旺:推进检察体制改革要吸收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的有益成果,但要注意分析和鉴别,对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决不能照搬照抄、搞"拿来主义".(见正义网2003.6.6.讯)
  • 8<肋骨、拿来主义和美>:而秉承"拿来主义"的中国美女,在丰胸取肋之后,虽然有了副"纤腰大胸"的魔鬼身材,却留下一张亚洲人那小家碧玉般的脸形,总让人觉得有点不般配.继续"拿来"的还有韩流的红发、港台的鼻环、美国的"熊猫眼"等等,东施效颦地如海浪一般后浪推前浪,好似永不停息.(见jieyuxz.myetang.com/nrj/a004.htm-无彩石工作室"花斋卉谱")
  • 9参见季羡林<人生絮语>,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127-128页.
  • 10<鲁迅杂文代表作全编·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7月第1版,第272页.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