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城市雕塑的发展
被引量:4
On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Sculpture
出处
《规划师》
2003年第3期88-90,共3页
Planners
参考文献1
-
1陈绳正 刘昌明.建筑与雕塑[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同被引文献39
-
1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J].旅游学刊,1998,13(1):46-48. 被引量:187
-
2徐叶.水与景观的关系[J].城乡建设,2004(11):38-39. 被引量:16
-
3潇琦.地面装饰材料面面观[J].北京房地产,2003(5):102-112. 被引量:1
-
4刘思敏.特色植被景观与旅游城市形象[J].城市问题,2004(6):58-62. 被引量:7
-
5刘桂清.宿根草本植物的发展前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77-78. 被引量:1
-
6吴建华.如何赏析园林假山的艺术美[J].江苏绿化,2000(3):27-27. 被引量:1
-
7于长清.植物造型在园林绿化的应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5(2):48-48. 被引量:1
-
8黄光宇,黄莉芸,陈娜.山地城市街道意象及景观特色塑造[J].山地学报,2005,23(1):101-107. 被引量:19
-
9章锦河,宣国富,杨效忠.芜湖市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1):76-81. 被引量:19
-
10沈春林.中国防水材料现状和发展建议[J].建材发展导向,2005,3(1):5-9.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17
-
1李雪松,司有和,黎浩.主题公园建设的体验消费模型及实施设想[J].城市问题,2008(7):48-52. 被引量:5
-
2田逢军,沙润.基于城市休闲理念的公园绿地开发途径——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9):44-49. 被引量:11
-
3张志斌.城市标志性形象整合开发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2):113-117. 被引量:1
-
4王珲,梁铮,王成.本土特色材料的景观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56-16657. 被引量:5
-
5元颖,史文韬.现代园林空间处理中的材料运用[J].绿色科技,2010(5):24-26. 被引量:1
-
6吕祯婷,焦华富.芜湖市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形成及其空间结构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0,19(3):151-158. 被引量:1
-
7徐锐,黄福才.城市绿地树种规划在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的作用[J].林业经济问题,2011,31(3):244-247. 被引量:2
-
8张波.浅谈创新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1):145-146. 被引量:2
-
9秦熙源.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研究现状及其发展[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3):113-113. 被引量:5
-
10陈玲玲,曹杨,易琳,刘会玉.城市旅游地景观格局演变与优化研究——以南京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7):1024-1033. 被引量:10
-
1李慧.试谈我国城市雕塑发展趋向[J].江苏城市规划,2005,0(1):36-38.
-
2张祥水.城市雕塑感谈录[J].江苏城市规划,2005,0(1):27-29.
-
3陆军,张朕.中国城市雕塑近年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走向[J].景德镇陶瓷,2011,21(6):34-35. 被引量:2
-
4于黎莉.“趣味性”城市雕塑的发展前景探析[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7(2):59-61.
-
5宇帆.我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历程[J].城乡建设,2008(1):63-63. 被引量:1
-
6陈海鹏,隋志全,徐永战.谈环境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J].山西建筑,2006,32(2):52-53.
-
7吴三桂.浅谈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监理[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9):310-310.
-
8吴志新.商场通风空调设计的几点体会[J].制冷,2003,22(2):84-86. 被引量:1
-
9蒋炳耀.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新理念[J].湖南林业,2006(10):10-10. 被引量:2
-
10吴大军.浅谈地下商场的通风与空调设计[J].节能技术,2000,18(5):10-11.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