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断魂的诗语——论戴望舒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被引量:1

The Poetry of Death——Review of the Idea of Death in DAI Wang-shu'Poetr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死亡"意念在戴望舒诗歌中的形态不是始终从一的,它发生了由心理情绪到审美意象的变化。戴望舒的诗歌时常散发着忧郁的暗色,死亡意识的介入使得原有的感伤色彩更加暗淡,论者们对此褒贬不一。其实,诗歌忧郁中的人文关怀才是最可感人的力量。戴望舒诗歌里的死亡意识总是随情绪的起落而浮动,在情绪低谷中产生了死亡期待,一旦情绪昂扬起来,期待就消失了,即兴的情感涌动缺少哲理性的支撑。 The idea of death in Dai Wang_shu's poetry is not always fixed. It changes from psychological mood to easthetic image.His poems are often characteristic of gloom,which is made stronger by the idea of death. Some critics are for it and others are not. In fact,the most powerful influence of poetry lies in human care. But it fluctuates with mood. An eagerness for death turns up in one's lowest spirit. Once one cheers up,his eagerness disppears. There is little philosophic power to sustain impromptu emotions.
作者 王传习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常熟高专学报》 2003年第1期71-74,共4页 Journal of Changshu College
关键词 戴望舒 诗歌 死亡意识 感伤色彩 人文关怀 审美意象 心理情绪 死亡哲学 the idea of death mood imag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the philosophy of deat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8

  • 1龙泉明.中国新诗第二次整合的界碑[J].中国社会科学,1996(5):126-139. 被引量:9
  • 2郭沫若.《革命与文学》[J].创造月刊,1926,.
  • 3卞之琳.《成长》中关于亥尼叶小说中老人的议论.《沧桑集》第1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
  • 4卞之琳.《序·<戴望舒诗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
  • 5杨慎.《升庵诗话》卷12赋兴比条引李仲蒙语.郑奠,谭全基编.《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第429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7月.
  • 61955年臧克家.《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1979年修改后收入《学诗断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8月.
  • 7蓝棣之.《论“现代派”诗的渊源、特征及评价》.《正统的与异端的》,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第86页.
  • 8艾青.《望舒的诗》.《艾青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380页.
  • 9戴望舒.《诗人玛耶阔夫斯基的死》[J].小说月报,1930.
  • 10[德]恩斯持·波佩尔著,李百涵,韩力译.《意识的限度—关于时间与意识的新见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参见该书第十六章.

共引文献7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