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复杂科学原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方法论
被引量:
9
Complicated Science Principle: Methodology of Mental Healthy Education Research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复杂性理论是21世纪的科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复杂科学为之提供方法基础。整体性、动态性、不确定性、非平衡性、突变性、自组织现象等复杂科学原理对心理教育研究有诸多启示,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宏观思路。
作者
裴利华
机构地区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3-84,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研究
方法论
心理教育
复杂科学原理
立体式教育
非连续性教育
主体性教育
分类号
G47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1
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97-101.
2
徐学俊.
构建中小学心理辅导体系的研究[J]
.教育研究,2000,21(12):43-48.
被引量:8
3
龙献忠,张存群.
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异化问题的思考[J]
.基础教育研究,2001(1):39-41.
被引量:5
4
吴兰平,靳云全,吴时明.
教育系统复杂性研究的方法论[J]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0(2):26-27.
被引量:10
5
吴彤.
“复杂性”研究的若干哲学问题[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1):6-10.
被引量:70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田汉族.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7(6):107-111.
被引量:21
2
贺银瑞.
关于当前学校心理辅导的若干思考[J]
.教育研究,1998,19(1):48-53.
被引量:41
3
肖汉仕.
关于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的探讨[J]
.教育科学,1996(3):16-19.
被引量:16
4
李盛聪.
论心理辅导在教学中的渗透[J]
.中国教育学刊,1996(6):32-36.
被引量:7
5
陈沛霖,陈立华.
论心理辅导与现代学校教育[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34(6):24-28.
被引量:12
6
台湾学校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J]
.教育研究,1996,17(1):73-76.
被引量:9
7
林崇德,俞国良.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过程和道路[J]
.心理科学,1996,19(4):193-198.
被引量:49
8
王成全.
要让学生心理健康 先使教师心理健康[J]
.中小学管理,2000(3):29-30.
被引量:13
9
(美)洛伦兹 刘式达(译).混沌的本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10
(美)E.拉滋洛 闵家胤(译).进化--广义综合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42.
共引文献
91
1
陈卫东,李芒.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22):59-61.
被引量:14
2
郑确辉.
论复杂性思维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J]
.理论月刊,2008(10):185-188.
被引量:6
3
彭易纪.
大学生听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08(4):124-125.
被引量:4
4
曾贞.
家长入“局”——复杂性视域下审视基础教育阶段家长角色和功能[J]
.现代教育论丛,2008(10):30-34.
被引量:2
5
梁嘉骅,范建平,葛振忠.
知识社会的企业生态系统复杂性[J]
.决策借鉴,2001,14(5):6-9.
被引量:9
6
曹庆仁.
论科学研究与复杂性[J]
.科技导报,2004,22(8):12-14.
被引量:6
7
林正奎,杨德礼.
信息系统复杂性的哲学思考[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12(4):33-37.
被引量:4
8
熊和平.
复杂性思维与我国教学理论的创新[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2):20-26.
被引量:41
9
施丽君,隋光远.
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问题探讨[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1):119-121.
被引量:4
10
崔景贵.
复杂性科学视野中的学校心理教育[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4(3):5-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5
1
欧阳娟.
开展“心理情景剧”教学的策略[J]
.时代教育,2007(12):107-108.
被引量:1
2
王永明.
校本研究一二三[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22):38-39.
被引量:2
3
唐红春.
从复杂理论的视角审视教育的非连续性[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4):171-174.
被引量:7
4
张建奇.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9(2):78-80.
被引量:4
5
陈琴.
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J]
.金融教育研究,2009,23(2):131-133.
被引量:1
6
杨伟宏,王春发.
论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18(3):35-36.
被引量:2
7
孙山,肖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弊端评析[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31-32.
被引量:6
8
许志伟,何晓健,王东辉,李彩云.
执行维和任务医疗分队军人SCL-90调查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6,24(1):45-46.
被引量:11
9
屈正良,易玉屏,夏金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大学教育科学,2006(6):62-65.
被引量:35
10
王丽杰,隋友乐,于军,严进.
团体咨询对维和官兵心理应对方式影响调查[J]
.人民军医,2007,50(5):257-25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9
1
马春鹏.
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中的人本价值[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6,22(4):16-18.
被引量:1
2
马春鹏.
试论警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本价值[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27-30.
3
马春鹏,刘毅.
论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本价值[J]
.武警学院学报,2007,23(3):47-49.
4
陈新文.
高职心理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J]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5):15-17.
被引量:1
5
马春鹏.
浅谈警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本价值[J]
.公安研究,2007,0(4):85-88.
被引量:5
6
莫勋.
桂林中学高一年级心理社会调查活动探究[J]
.校园心理,2010,8(4):255-257.
7
张媛.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研究[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1):137-139.
被引量:1
8
马春鹏.
维和警察防暴队心理疏导工作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0(8):33-35.
被引量:2
9
王毅,冀小婷.
复杂理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3(5):33-3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秦治国,刘丹福,宗焱,王晓刚,黄通勇,张泉水.
西部某省40岁以下监狱警察SCL-90测试结果及分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6):348-350.
被引量:3
2
于萍,孙香元.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8(4):7-11.
被引量:2
3
侯振虎.
发展性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径选择与探索——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204-206.
被引量:3
4
徐海军.
新时期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
.今日科苑,2008(22):234-234.
5
宗焱,黄通勇,王晓刚,张泉水.
某省中青年监狱警察心理服务需求初探[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266-267.
被引量:5
6
侯昳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6):220-220.
7
卫苗.
浅析高职院校心理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J]
.时代经贸,2013,11(22):224-224.
8
刘润刚.
经常性思想工作与维和警察防暴队公共关系的构建[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28(5):23-26.
9
张镇宇,李子红.
中年狱警生命质量评价[J]
.浙江预防医学,2016,28(3):284-287.
10
薛猛,朱超凡.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审美情趣养成的复杂性矛盾解析[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8(2):55-60.
被引量:1
1
冯永刚,王书敬.
复杂科学原理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J]
.辽宁教育研究,2007(3):113-114.
被引量:1
2
顾成昕.
校园文化系统的自组织现象初探[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3):34-36.
被引量:1
3
刘娟.
试论非连续性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1-102.
4
李兴洲.
非连续性教育及其价值探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03(7):14-16.
被引量:9
5
杨俊生.
一年级班级管理点滴[J]
.学周刊(下旬),2015(8):108-108.
6
于凤银,李银玲.
非连续性教育初探[J]
.江苏教育研究,2003(12):4-7.
7
隋华杰,申寻兵.
学校开展非连续性教育的探讨[J]
.科技视界,2013(28):50-50.
8
吴兰平,靳云全.
复杂科学原理与教育评价[J]
.交通高教研究,2003(3):11-12.
被引量:3
9
王琨.
积极推广“立体式”教育 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J]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9):21-22.
10
操映红.
精彩,在“意外”中绽放-“因势利导、借题发挥”处理英语教学偶发事件案例及分析[J]
.俪人(教师),2016,0(11):124-124.
教育探索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