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说读者接受心理初探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以读者的接受为目的的。小说读者的接受心理呈现出民族传统心理与求新求异心理、消谴心理与求知心理、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等多样化格局。作家创作既要适应读者,又要引导读者,以提高读者的接受心理,实现新的审美接受。
作者
周世华
机构地区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118-120,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小说
读者
接受心理
审美接受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6
1
吴光正.
说话家数考辨补正[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6(3):76-81.
被引量:2
2
龚炜.
微型小说结构与语言艺术断想[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19(4):41-42.
被引量:2
3
吴学非.
“形式主义”作家的别样美味——马原小说的叙事风格[J]
.小说评论,2013,0(S1):10-12.
被引量:1
4
张健秋.
古老而常新的模式化叙述——论“发迹变泰”故事的叙事艺术[J]
.北方论丛,2005(5):26-29.
被引量:4
5
李健秋.
从史传与传说中走出的文学——论古代发迹变泰故事的文本流变[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2):112-115.
被引量:3
6
[2]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
[3]王岳川.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8
[6]胡山林.文艺欣赏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9
赵月美.浅析文学审美接受心理流程特质[J].学术探索,2001,(2).
10
朱立元.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引证文献
7
1
赵晶晶.
当代小说传播方式分析及其发展[J]
.参花(下),2013,0(11):16-16.
2
许娟莉.
接受美学视界中的当代微型小说[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6):158-161.
被引量:2
3
韩红梅.
从传播看当代微型小说的繁荣[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10):62-65.
4
张英.
浅析张爱玲读者接受心理特点[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46-47.
被引量:1
5
邓天杰,黄春如.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三言”中发迹变泰故事的创作[J]
.晋中学院学报,2010,27(4):5-9.
被引量:2
6
陈堃.
诱惑:《糖》的读者接受兼论《虚构》[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17):102-103.
7
张一桐,王立群.
《小时代》接受心理分析——以“90后”阅读群体为研究对象[J]
.北方文学,2019,0(9):32-3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许娟莉,韩鲁华.
超越感性回归理性——对毛姆《人性的枷锁》的接受与解读[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4):156-160.
被引量:5
2
任琳.
浅析《半生缘》中的爱情类别[J]
.文学界(理论版),2012(12):35-36.
3
蔡明宏.
异质维度、男性欲望与现代性阐释——“发迹变泰”文化母题下的“朱买臣休妻”[J]
.戏剧艺术,2018(6):66-76.
被引量:2
4
李丽霞.
《桂员外途穷忏悔》角色设置研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52-53.
5
何嘉妮,柴冬冬.
视频类影视批评的文体特征及其生产逻辑[J]
.电影文学,2023(15):53-57.
被引量:1
1
成敏.
本我的不可承受之重——《呼啸山庄》之辛德雷心理初探[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2):59-60.
2
赵甜甜.
她真是一位女权斗士吗?——简爱的自卑心理初探[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9(A6):133-134.
被引量:3
3
谭少龙.
闲适渡沧桑——附逆前后周作人心理初探[J]
.青春岁月,2013,0(2):87-87.
4
林如枫.
陶渊明田园诗的创作心理初探[J]
.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5(7):26-27.
5
刘淮南.
对话与建构:关于文学理论的全球化语境[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2-54.
被引量:2
6
常跃强.
赶时髦[J]
.江门文艺,2011,0(8):50-50.
7
黎业田.
《红楼梦》描述女性之探析[J]
.中国人文科学,2003,1(2):92-93.
8
格言[J]
.天津政协公报,2009,0(5):32-32.
9
王悦.
从流行语看文化工业对大众的操纵——从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谈起[J]
.商,2013(19):128-128.
10
杨宏.
《故乡》——传统心理与现代意识交织的画面[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8(8):34-35.
广西社会科学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