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1999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为适应后勤保障需要和形势发展,高校后勤用工逐步形成现有的多元用工模式,一方面理顺了劳动用工关系,规避了劳动用工风险,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和运行成本,提高学校后勤保障的效率,促进了高校后勤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同工不同酬"矛盾、员工队伍稳定性欠缺和归属感较差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深入分析当前用工模式的利弊,从后勤保障队伍人力资源结构的能级对应性、结构合理性和人员流动性三个维度出发,探索适应学校发展的高校后勤用工模式。
基金
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度工会理论研究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