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习近平在《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中国梦后,学界围绕中国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解读。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道路"、"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等不太一样,中国梦的讨论尚未发生重大争执与交锋。究其原因,可能与中国梦的情感叙述方式,以及其在内容上更多诉诸国家和人民对未来应然状态的期盼有关。正是这一宏大的叙述方式,容易让人对中国梦的阐释自说自话、趋于多元;也正是这一应然期盼,容易让人诉诸其极致包容性,而做非意识形态的解读。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Z期48-50,共3页
Leadership Scienc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社会的统治思想
核心价值和话语主导权--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YJA710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利益主体多样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3YJC71006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