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1年,我厂炼钢车间将工资基金包干的节余,用来进行有一定时效的内部升级。这种尝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内部升级的工资级差不以现行八级技工级差和其它行政、技术级差为标准,而是根据现有工种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分为五类:一类升级工资额为8元,适用于电炉、浇钢工种;二类为7元,适用于炉衬,烤包、精整工种;三类为6.5元,适用于配料、行车工种;四类为6元,适用于电、钳、焊、锻工种;五类为5元,适用于干部和其它辅助工种。这种升级仅在本车间有效,调离车间或原工种即失效。全车间进行内部升级的指标数,取决于车间节余工资的多寡。经过测算,这个车间每月节余工资将近2,000元。可保证360名职工升一级。车间根据升一次级有效期为三个月的规定,将360个指标分解为三份,每月使用120个。这样做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在资金不多的情况下增加升级人次;二是月月都有升级指标,使大家都有盼头。升级指标在工段之间分配,以“完成任务保证质量、安全生产、设备厂容、遵守制度。
出处
《中国劳动》
1983年第5期19-,共1页
China La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