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金融部门风险问题研究——一个基于宏观金融工程的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基于宏观金融工程的分析框架,使用资产负债表及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和分析我国2002-2006年整个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探讨了我国金融部门面临的风险问题。
作者
叶永刚
赵振宗
熊志刚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珞珈管理评论》
2008年第2期73-80,共8页
Luojia Management Review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编号:07JHQ0003):宏观金融工程研究项目资助
关键词
宏观金融工程
资产负债表
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
金融风险
分类号
F832.3 [经济管理—金融学]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1
叶永刚,熊志刚,张培,宋凌峰.
基于抵补风险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J]
.经济管理,2008,34(6):49-54.
被引量:9
2
叶永刚,宋凌峰.
宏观金融工程论纲[J]
.经济评论,2007(1):89-93.
被引量:16
3
李扬,余维彬.
全球经济失衡及中国面临的挑战[J]
.国际金融研究,2006(2):12-18.
被引量:40
4
李扬,余维彬.
警惕升值后货币错配风险[J]
.金融信息参考,2005(9):12-13.
被引量:3
5
李扬.
汇率制度改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错配风险[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26(4):2-5.
被引量:52
6
陈雨露.
国家资本结构陷阱、金融创新与宏观套期[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3):9-9.
被引量:7
7
本报记者 张汉青 庹泓.四大金融高官共推金融衍生品[N].经济参考报.2006(001)
8
记者 于 扬.我国证券业家底摸清[N].证券时报.2005(001)
9
Allen, M,Rosenberg, C,Keller, C,Sester, B,Roubini, N.A Balance Sheet Approach to Financial Crisis[].IMF WorkingPaper.2002
10
Mario I Bléjer,Liliana Schumacher.Central Bank vulnerabilityand the Credibility of Commitments: A Value-at-Risk Approach toCurrency Crises[]..1998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张桢.
国际储备需求研究文献综述[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60-63.
被引量:4
2
钟伟.
论中国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J]
.财经研究,1995,21(7):47-49.
被引量:15
3
于春红,马连霞.
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06(3):218-220.
被引量:4
4
拉托.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主办会议上的演讲(会议在纽约召开)[Z].,2005年2月23日..
5
罗杰.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主办会议上的演讲(会议在中国香港召开)[Z].,2005年3月15日..
6
罗纳德·I·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7
罗伯特·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M].商务印书馆,(1961)1997年12月..
8
罗伯特·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
刘莉亚.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J].载新兴市场国家(地区)金融危机理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0
Agarwal J P. Optimal Monetary Reserv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J]. Weltwirts - chaftliches Archiv , CVII, 1971.
共引文献
129
1
李梦,孟会娟.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分析与策略研究[J]
.河北金融,2009(1):40-42.
被引量:1
2
张亚斌,万建永,易先平.
我国宏观经济内部失衡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基于两缺口模型的实证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40-45.
3
陈凌佳.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从紧货币政策”影响的策略研究[J]
.商情,2008(2):65-65.
4
王璐.
我国学术界对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2):38-40.
5
20年努力推动中国通信业发展[J]
.通信世界,2005(5):25-25.
6
申晔.
从可持续性方面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J]
.中国商界,2010(2):150-151.
7
夏建伟,史安娜,曹广喜.
货币错配理论研究进展[J]
.经济学动态,2006(5):86-91.
被引量:7
8
王琛.
东亚国家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困境与出路[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3):5-7.
9
陈奉先,涂万春.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可持续性分析——基于东亚地区与美国之间的特殊融资安排视角[J]
.国际金融研究,2006(8):41-49.
被引量:13
10
滕昕,郑耀群.
我国外汇储备的货币错配风险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6(10S):366-367.
被引量:3
1
宋凌峰.
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监管的若干思考[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4):443-446.
被引量:4
2
叶永刚,刘春霞.
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信用风险评估:基于宏观金融工程分析框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3):383-388.
3
孙洁,魏来.
基于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4):462-466.
被引量:5
4
叶永刚,宋凌峰.
宏观金融工程论纲[J]
.经济评论,2007(1):89-93.
被引量:16
5
叶永刚,熊志刚,张培,宋凌峰.
基于抵补风险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J]
.经济管理,2008,34(6):49-54.
被引量:9
6
童永强,史正丽.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金融风险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4):452-456.
被引量:1
7
叶永刚,余巍.
中国民间金融聚集区发展模式分析[J]
.学习与实践,2013(12):65-70.
8
叶永刚.
宏观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4):442-442.
9
叶永刚.
宏观金融工程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6(4):76-76.
被引量:1
10
杨佳琪,叶永刚,宋凌峰,张培.
引入风险因素的IS-LM-BP模型——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影响研究的新视角[J]
.管理世界,2013,29(5):171-172.
被引量:3
珞珈管理评论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