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转向
被引量:
1
On the change in direction of contemporary solial development theori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代社会发展理论正在实现由传统理论形态向当代理论形态的转向,具体表现为:在理论内容上由片面向全面转向,在理论重心上由物本向人本的转向,在发展战略上由单纯的经济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向,在发展模式上由一元价值取向向多元价值取向的转向,在研究方法上由理性思辩向实证分析的转向。
作者
陈食霖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3年第3期65-66,共2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社会发展理论
当代
转向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77.
2
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316-317.
3
威尔伯.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
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M].华夏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32
1
张道全.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6):50-53.
被引量:2
2
吴杏德.
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新的发展哲学[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6):109-112.
3
朱琳琳,任春雷.
现代社会发展观转换背景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3):88-91.
4
赵东海.
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1):82-88.
被引量:1
5
昝剑飞,黄洁卉.
企业集群理论综述[J]
.商业研究,2005(1):24-26.
被引量:3
6
许先国.
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及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启示[J]
.经济师,2005(2):28-29.
被引量:2
7
陈向义.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的哲学合法性[J]
.江淮论坛,2002(6):15-19.
被引量:2
8
郑克强,王志国.
可持续发展观的演进及其体现的人类自觉精神[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3):143-147.
被引量:1
9
李春明,丁培卫.
试论可持续发展人格[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69-72.
10
张九海,韩强.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思维[J]
.求实,2005(6):33-3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蒋自强,何樟勇.
简论“经济人”的约束机制——亚当·斯密研究的反思[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2):84-90.
被引量:8
2
袁可嘉.
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J]
.国外社会科学,1982(11):30-33.
被引量:16
3
周文文.
新的平等: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平等”[J]
.理论界,2005(1):87-88.
被引量:7
4
孙立平.
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
.社会学研究,2005(1):1-24.
被引量:220
5
乔洪武,柳平生.
现代西方经济正义理论的演进及其启示[J]
.哲学研究,2007(6):105-112.
被引量:2
6
杨伟民.
论个人福利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J]
.社会学研究,2008(1):120-142.
被引量:6
7
陈旭光.
电影“想象力消费”理论:文化批评的延伸或转向[J]
.文化研究,2021(4):5-22.
被引量:3
8
袁一民.
审美经验与消费实践:重回电影想象力消费美学的逻辑起点[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3):68-77.
被引量:5
9
陈旭光,张明浩.
“想象力消费”理论建构的省思与属望[J]
.电影艺术,2023(5):34-40.
被引量:10
10
陈旭光.
艺术批评的问题意识、务实精神与方法论自觉——以“电影工业美学”与“想象力消费”为个案的分析[J]
.艺术评论,2024(1):7-1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袁一民.
以社会发展看待审美自由:作为可行能力的电影想象力消费[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97-105.
1
刘永进,于衍真.
对城市化的理性思辩及在中国的发展进程[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2):86-88.
被引量:2
2
成一丰.
论假象——学习列宁《哲学笔记》的一点体会[J]
.人文杂志,1980(1):14-17.
被引量:1
3
崔德华.
贝克的风险社会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5-8.
被引量:3
4
贾英健,王言文.
人的生存方式的当代转向及其对生存二重性的合理性超越[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4):54-58.
被引量:3
5
陈媛.
论人的发展的当代转向[J]
.学术论坛,2003,26(5):16-19.
6
王海传,于京珍.
人的社会本质与人的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的社会本质的论述及其当代语境[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65-70.
被引量:1
7
何妍.
转型时期社会心态的考察分析与培育[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3(5):75-78.
被引量:1
8
谢志礼.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及灵感思维的关系[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7(2):66-69.
被引量:3
9
袁贵仁.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兼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论[J]
.天津社会科学,1985(3):32-37.
被引量:7
10
陈望衡.
“写真实”与“写本质”[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8(1):78-84.
被引量:1
理论月刊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