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罗马规约》中共同正犯的认定与发展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oint Criminals in the Rome Statut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根据《罗马规约》成立的国际刑事法院在处理共同犯罪问题时,摈弃了临时性国际法庭的"共同犯罪体"理论,采用犯罪事实支配说区分正犯和共犯。国际刑事法院在卢班加案中首次明确共同正犯的构成要件,并在之后的案件对要件进行不断修正与发展,具体表现为要求共同计划应本身具有犯罪性以及间接欺诈不应纳入心理要素中。
作者 陈菲 Chen Fei
出处 《理论观察》 2019年第2期106-110,共5页 Theoretic Observ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2

  • 1陈家林.“片面的共同正犯”若干问题探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4):419-425. 被引量:11
  • 2(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王世洲.德国刑法学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5.
  • 3(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徐久生.德国刑法教科书[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 4TheAmericanLawInstitute[编],王祎[等].美国模范刑法典及其评注[M]法律出版社,2005.
  • 5(意)杜里奥·帕多瓦尼(TullioPadovani)原著,陈忠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法律出版社,1998.
  • 6(美)乔治·P.弗莱彻(GeorgeP.Fletcher)著,蔡爱惠,陈巧燕,江溯.刑法的基本概念[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 7王华伟.《论国际刑法中的共犯刑事责任》,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3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45页.
  • 8申柳华.《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界分--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猫王案"的判决译评》,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13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版.
  • 9王志远.英美刑法共犯制度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5):46-51. 被引量:1
  • 10陈兴良.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的关系:从李斯特鸿沟到罗克辛贯通 中国语境下的展开[J].中外法学,2013,25(5):974-1005. 被引量:194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