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伤寒论》症状学研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伤寒论》症状学是《伤寒论》研究的重大课题。自金·成无已《伤寒明理论》问世后,研究此问题者,名辈迭出,代有发挥,使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今天,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对于发扬仲景辨证论治理论,弘扬仲景学说,仍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
邱明义
机构地区
湖北中医学院
出处
《国医论坛》
1992年第5期1-3,共3页
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杂病说
症状学
分类号
R222.2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1
蒋永光.
《伤寒论》症状统计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11):490-492.
被引量:2
2
谢含.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文献研究中的应用[J]
.中医药信息,2005,22(6):5-6.
被引量:9
3
邵企红.
《张仲景症状学》述评[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2):146-147.
被引量:1
4
万兰清.水蛭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1993(01).
5
徐国龙,昂文平.
《伤寒论》非症状征象在六经病证辨证中的意义[J]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2):79-8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党兰玉,王世勋,樊德春.
《伤寒论》症状规范探讨[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0(3):9-11.
2
彭文博,杨学,岳小强.
两种方法用于《伤寒论》中症状标注的比较[J]
.中医杂志,2009,50(3):274-276.
3
陈健,陈萌,张冬梅,李亚欢,刘佳丽,何飞武.
关于《伤寒论》中症状规律的探讨[J]
.中医药导报,2017,23(19):13-1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刚,陈聪爱,程发峰,王雪茜,赵京博,王庆国.
从医案分析王庆国对痛风的证治思路[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8):28-30.
2
刘玉良.
《伤寒论》症状推测与预判思辨方法探微[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7(1):85-89.
3
范航,张冬梅,陈萌.
张仲景微症辨析[J]
.中医药导报,2024,30(7):189-192.
1
李文学.
《伤寒论》吐利证治析微[J]
.中医函授通讯,1992,11(4):4-5.
2
蒋明德,何家武.
《伤寒论》阴阳涵义浅见[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2,14(1):7-8.
被引量:3
3
张登本.
仲景男科证治十法[J]
.国医论坛,1992,7(1):3-4.
4
魏雪舫,陈忠琳.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温病篇初探[J]
.国医论坛,1992,7(1):5-8.
被引量:3
5
陈宝明.
浅论《伤寒论》之下法[J]
.中医函授通讯,1992,11(5):8-9.
6
孙大定.
《伤寒论》反治法探析[J]
.宜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1,19(1):62-63.
7
何新慧,柯雪帆,费兆馥,孙汉钧.
日本《伤寒论》派腹诊与中医辨证的比较研究[J]
.中医杂志,1991,32(8):42-44.
被引量:3
8
黎汉华.
浅谈《伤寒论》对附子的配伍运用[J]
.中医函授通讯,1991,10(6):9-10.
9
王三虎.
孙一奎对伤寒学说的贡献[J]
.国医论坛,1992,7(3):5-6.
10
孙大定.
《伤寒论》用下六法[J]
.中医函授通讯,1991,10(6):8-9.
国医论坛
199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