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对弓形虫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弓形虫的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测,抗原分子差异性,基因扩增,克隆及表达,核酸免疫)等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现作全面系统的综述。
作者
陈观今
机构地区
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研究所
出处
《广东寄生虫学会年报》
2000年第1期78-84,共7页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关键词
弓形虫
中国
生化特性
分子生物学
分类号
R382.5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6
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27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6
1
陈彩华,王蓉,傅翠娥,余毅,杨旭明,杨纪顺,张乐.
弓形虫速殖子抗原组分分析及其免疫反应性的比较研究[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3,6(3):198-202.
被引量:7
2
丛华,古钦民,黄勇,李瑛,禹卉.
弓形虫P30基因MBP融合蛋白的表达[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16(1):29-31.
被引量:5
3
陈观今,罗超权,韦相才,郑焕钦.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鉴别弓形虫株的研究[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1994,1(2):6-9.
被引量:11
4
陈晓光,江静波.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建立弓形虫表面抗原基因的克隆与测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4,12(2):129-133.
被引量:23
5
姜昌斌,杨惠珍,杨鹤萍,杨杨,徐克继.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免疫印迹技术分析弓形虫蛋白质与抗原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3,11(1):38-40.
被引量:7
6
杨惠珍,张建华,姚诗凯,钱宗立,徐克继.
弓形虫分离株表膜脂肪酸的色质谱分析[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1994,1(2):16-19.
被引量:3
7
刘翠梅,欧阳颗,谭德明,张铮.
核酸原位杂交检测人淋巴结组织中的弓形虫[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8,16(5):380-383.
被引量:10
8
夏爱娣,王克敏,董泰忠,张惠民,吴兆平,陈诗书,杨惠珍,徐克继,钱宗立.
用多聚酶链反应诊断弓形虫病[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2,10(3):171-175.
被引量:14
9
郭虹,陈观今,郑焕钦,周永安,吕芳丽.
弓形虫ROP1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后的免疫应答[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9,17(6):334-337.
被引量:17
10
陈晓光,刘国章,江静波.
含弓形虫P30基因插入昆虫杆状病毒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6,14(4):270-273.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16
1
陈彩华,王蓉,傅翠娥,余毅,杨旭明,杨纪顺,张乐.
弓形虫速殖子抗原组分分析及其免疫反应性的比较研究[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3,6(3):198-202.
被引量:7
2
郑焕钦,陈发凯,陈观今.
一种新的弓形虫速殖子纯化方法[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3,6(2):146-146.
被引量:11
3
沈继龙,夏惠,马济宏.
弓形虫表膜主要分子抗原的免疫印迹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3,9(4):2-4.
被引量:6
4
韦相才,陈观今,罗超权,郑焕钦.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弓形虫核酸的研究[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1994,1(2):10-15.
被引量:7
5
陈晓光,江静波.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建立弓形虫表面抗原基因的克隆与测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4,12(2):129-133.
被引量:23
6
夏爱娣.
弓形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4,10(1):50-51.
被引量:20
7
梁志慧,徐麟鹤.
蒿甲醚、甘草对实验性弓形虫病的疗效[J]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4,21(1):7-10.
被引量:18
8
胡敏,王文亮,赵一岭,朱新生,杨晓峰.
聚合酶链原位扩增法检测肺石蜡切片结核菌DNA[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7(2):78-79.
被引量:9
9
郑永晨,杨贵贞.
一氧化氮与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J]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5,18(4):204-206.
被引量:22
10
于恩庶,黄桂森,严延生,姚虹.
弓形体抗原分型的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9,5(1):11-13.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71
1
夏鹏.
分子技术在弓形虫早期检出中的研究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2008,5(4):94-96.
被引量:1
2
林绮萍,吴少庭,翁亚彪,张仁利,高世同,黄达娜,袁仕善,雷明军,潘晖榕.
弓形虫RH株致密颗粒蛋白GRA4基因的克隆与表达[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20(6):500-503.
被引量:4
3
方强,孙新,夏惠,胡守锋,沈继龙.
一氧化氮对猪带绦虫六钩蚴细胞毒作用的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20(5):421-424.
被引量:2
4
李文姝,陆惠民.
弓形虫病核酸疫苗研究进展[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20(5):435-437.
被引量:11
5
吴昆,陈晓光,支国舟.
弓形虫ROP2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4,11(3):135-138.
被引量:3
6
万红娇,曹冬凤,宋贤响.
中医药防治弓形虫病现状[J]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0):637-639.
被引量:3
7
谢德华,林瑞庆,翁亚彪,朱兴全.
弓形虫分子遗传学研究概况[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20(10):909-911.
被引量:8
8
许慧,倪安平.
弓形虫的检测[J]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4,31(5):204-208.
被引量:4
9
陆天才,卢慎.
弓形虫感染与妇产科疾病[J]
.农垦医学,2003,25(6):453-455.
10
周永华,石火英,胡玉红,陆永娟,仲晓萍,王瑞兵,高庆凤,施正良.
弓形虫感染致大鼠雄性生殖损害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20(11):989-993.
被引量:11
1
王学明,陈兆孝.
心房肽的研究进展与临床意义[J]
.安徽医学,1989,10(1):60-61.
2
陈竺.
进一步提高我国血液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水平[J]
.中华医学杂志,1993,73(4):195-196.
被引量:3
3
陈吉祥,李广林,薛飞群,赵青云,赵荣材.
核酸免疫与核酸疫苗研究进展[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00,19(1):42-44.
被引量:2
4
薛里.
猪蛔虫成虫能量代射中三种主要酶的生化特性[J]
.天津医学院学报,1990,14(1):73-76.
5
郭建平,陶其敏.
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与实验室诊断[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4,17(2):113-116.
被引量:2
6
崔澂.
基因检测有助于解开耐药性之谜[J]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2,25(1):44-45.
7
夏爱娣.
弓形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4,10(1):50-51.
被引量:20
8
祁伟,张同海,宋诗铎,何屏,赵为诚,毛伟光.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扩增[J]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7,15(4):218-219.
被引量:7
9
李文维,麦跃.
人乳头瘤病毒及其致癌性分子生物学研究(综述)[J]
.皮肤病与性病,1995,17(2):17-20.
10
谌宏军,刘仲前.
椎间盘退变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治疗进展[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1):119-122.
被引量:5
广东寄生虫学会年报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