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历代悲悯昭君诗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王昭君出使塞外,汉匈民族和平相处,被作为历史上民族团结与友好的一段佳话。自古以来,出现了大量歌咏刻画昭君的文学作品,但是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却不难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王昭君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悲剧人物被描绘的,人们对他寄予了无限同情、悲悯,从历代歌咏昭君的诗中充分表现了这一点。对王昭君艺术形象的这种塑造,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昭君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历代作者对社会现实、国家兴衰、民族矛盾、人生际遇等问题的认识和情感抒发,包含了深刻的文化意蕴。
出处 《历史文献研究》 2009年第1期158-164,共7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7

  • 1贾才,刘佑华.让昭君文化唱响全国走向世界[J].中国统一战线,2004(12):41-43. 被引量:3
  •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 3汉·焦延寿.易林[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 4刘佑华.昭君文化及其意义[N].光明日报,2006-06-26.
  • 5陈晓薇.《元时期咏昭君诗研究》,《2006竹园学术论文专辑》,第75-88页.
  • 6呼和浩特市物事业管理处编.《青冢藏墨选》第1页.
  • 7元·张翥.《蜕岩词》卷下,民国强村丛书本.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