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巧用“鲇鱼”效应,激发数学课堂活力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有这样一则故事: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捞沙丁鱼,回到港口时死鱼满仓,而死鱼卖价大跌。但有一条渔船能做到带着活鱼回港。后来,人们发现这条船的鱼槽内不过是多了几条鲇鱼而已。原来当鲇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紧张而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延长了寿命。这就是所谓的"鲇鱼效应"。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也需要引入这一效应,这时就需要一些"异己分子"的"活"来"搅动"课堂。
作者 袁萍英
出处 《新教育(海南)》 2014年第6期41-42,共2页 New Education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