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一个世纪来,台湾文学工作者对中国想象曾在"唐山过台湾"的记忆,日治时期中的"支那"印象,以及后来国民党的统治经验之间来回折冲。本文以台湾1948到1949年间《新生报》、《桥》副刊上对台湾新文学的去向的讨论为主要题材,探讨"中国"在台湾是如何被想象的——是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政治核心,还是一个政治权力核心?本文主要论点是:历史的断层引发战后台湾"亚细亚的孤儿"的文化心结。台湾1947年到1949年间的新文学运动讨论原来在"一般的中国"和"特殊的台湾"之间选择善意接收、相互涵摄的理念,但后来这种想象在国共二元对立的政治环境中逐渐成为不可能,而"特殊的台湾"的语境也在后来被形容为"发展的绝境",扩大成为本土化语境的唯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