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
被引量:
10
Dissoussion of Non- Polluted Ec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发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已从单纯依靠污染防治进入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新阶段。本文主要说明了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产生的背景、非污染生态影响的概念和特点。
作者
董文福
管东生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
出处
《环境科学动态》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Environmental Science Trends
基金
广东省环保局科技研究开发项目 (粤环 2 0 0 1- 18
关键词
非污染
生态影响
评价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1
刘春艳,李文军,叶文虎.
自然保护区旅游的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2001,21(5):399-403.
被引量:28
2
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M].,1997.16-20.
二级参考文献
6
1
中国人和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Sun D,J Environ Manage,1998年,53卷,323页
3
中国人和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1998年
4
Sun D,Environ Manage,1993年,17卷,511页
5
冯学钢,包浩生.
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地被植物—土壤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1999,14(1):75-78.
被引量:128
6
管东生,丁键,王林.
旅游和环境污染对广州城市公园森林植物和土壤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2000,20(3):277-280.
被引量:50
共引文献
27
1
魏遐.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2):157-162.
被引量:27
2
李小梅,张江山,王菲凤.
生态旅游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EIA)与实践——以武夷山大峡谷森林生态旅游区为例[J]
.生态学杂志,2005,24(9):1110-1114.
被引量:13
3
刘洋,吕一河,陈利顶,陈飞星.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影响评价:进展与启示[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771-779.
被引量:43
4
陈雯,李升峰.
生态影响评价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以中山陵园风景区外缘景区为例[J]
.四川环境,2006,25(2):67-70.
5
白中科,段永红,杨红云,付慧,吕春娟,马锐.
采煤沉陷对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的影响预测[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6):67-70.
被引量:54
6
杨玉珍,付景保,吴明作,张军,李新峰.
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在旅游开发评价中的应用[J]
.河南科学,2007,25(4):684-688.
被引量:3
7
范勇,陈东田,王华田.
游憩活动对泰山风景名胜区环境冲击的调查评估[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3):72-78.
被引量:7
8
张桂萍,张峰,茹文明.
旅游干扰对历山亚高山草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8,28(1):407-415.
被引量:37
9
周伟,李旭,杨锦玉,赵晓东.
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管理及评估研究概述[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1):89-94.
被引量:2
10
李永亮,岳明,杨永林,薄乖民.
旅游干扰对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10,30(4):786-794.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53
1
王武坤,邱媛.
公路的生态影响评价——以省道S113高等级公路为例[J]
.科技资讯,2008,6(5):185-186.
被引量:2
2
房春生,王菊,李伟峰,于连生.
水利工程生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2,30(1):5-10.
被引量:15
3
贺振燕,王启军.
论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问题[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2,30(2):11-15.
被引量:29
4
卓春晖.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价范围和空间尺度问题探讨[J]
.海峡科学,2012(7):25-28.
被引量:3
5
李朝晖,魏贵臣.
花卉旅游区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26(S1):61-62.
被引量:3
6
刘静,杜桂森,刘晓端,宋福,刘靖,华振玲.
密云水库的浮游生物群落[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8):1485-1488.
被引量:38
7
袁道凌.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方法述评[J]
.环境保护,2004,32(11):35-38.
被引量:6
8
唐鑫生,陈兴龙,方建新,陶兴满,汪家伟,方骏.
汤屯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影响评价[J]
.黄山学院学报,2004,6(6):99-102.
被引量:5
9
潘剑波,蒋宏国.
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J]
.湖南有色金属,2005,21(2):34-36.
被引量:2
10
蒋立新,蒋宏国.
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4):101-10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0
1
袁道凌.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方法述评[J]
.环境保护,2004,32(11):35-38.
被引量:6
2
陈雯,李升峰.
生态影响评价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以中山陵园风景区外缘景区为例[J]
.四川环境,2006,25(2):67-70.
3
王亚博.
煤矿开采沉陷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J]
.能源与环境,2008(3):110-111.
被引量:1
4
王迎春,李永志,王冲.
综合指数法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
.民营科技,2009(2):101-101.
被引量:4
5
孙岩,刘雪华,杜桂森,陈吉宁,陈卫,张爽.
类比法在圆明园防渗工程环评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10):194-199.
被引量:3
6
于坤.
运用游径综合评价法确定旅游对景区非污染生态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新疆天山天池为例[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97-99.
被引量:1
7
钟建红.
综合评价法用于环境评价的实践探究[J]
.绿色科技,2016,18(16):79-80.
8
张兵.
川西高原公路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甘孜州稻城县海磨路为例[J]
.绿色科技,2018,20(6):105-107.
9
朱宏伟,罗勇,侯中原,刘彩秀,贺炬成,许培容.
省道S221线大埔县段公路改建工程对广东五虎山森林公园生态影响评价[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19,35(3):32-42.
被引量:7
10
吕庆华,蔡瑢.
小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J]
.四川环境,2004,23(2):78-7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田国明.
露天煤矿环境影响评价初探[J]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A01):157-158.
2
辛晓牧.
规划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案例分析[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7,27(3):1-2.
被引量:5
3
孙岩,刘雪华,杜桂森,陈吉宁,陈卫,张爽.
类比法在圆明园防渗工程环评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10):194-199.
被引量:3
4
赵鑫,侯殿坤.
浅析内蒙古煤矿环境问题及对策[J]
.露天采矿技术,2010,25(4):76-78.
被引量:2
5
黄治勇,龙利民,邵末兰,张宁,邓红.
类比法在暴雨灾害损失定量预估中的应用[J]
.大气科学学报,2011,34(2):246-250.
被引量:7
6
薛庆玲,牛胜蕊.
环境监测的评估方法分析[J]
.环境与发展,2011,23(9):190-190.
7
刘海瑛.
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生态影响评价中的作用[J]
.科教文汇,2006(10):194-194.
8
王锐,屠朝辉.
山岳型风景区开发生态影响评价综合分析——以伏牛山养子沟景区开发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9):119-123.
被引量:4
9
冯光宏,张宏亮,张培.
钢铁行业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技术评价方法研究[J]
.环境工程,2012,30(6):113-115.
被引量:4
10
李雄飞.
论类比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
.环保科技,2014,20(2):21-23.
被引量:2
1
袁道凌.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方法述评[J]
.环境保护,2004,32(11):35-38.
被引量:6
2
刘春艳,李文军,叶文虎.
自然保护区旅游的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2001,21(5):399-403.
被引量:28
3
李乐修,岳力.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中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探讨[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0,20(5):37-37.
被引量:5
4
卢振兰,刘金海,马秀兰.
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708-3709.
被引量:2
5
彭卉,彭璇.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及监督管理[J]
.北方环境,2002,27(2):22-23.
被引量:1
6
董文福,管东生.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生产力方法——以广东南亚热带地区为例[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1):43-44.
被引量:6
7
陈睿,刘胜祥,崔鸿.
景观生态学在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托口水电工程为例[J]
.地球与环境,2006,34(2):95-99.
被引量:12
8
李朝晖.
空间尺度对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结果的影响——以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为例[J]
.海峡科学,2009(6):14-15.
被引量:1
9
马彪,林征峰,曹越,李瑞杰.
景观生态学方法在环评中应用的实例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8):170-172.
被引量:4
10
梅涛.
关于贯彻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的几点思考[J]
.中国环境管理(吉林),1999(5):34-35.
被引量:1
环境科学动态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