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学交往:一个现代教学的新理念
被引量:
42
Interaction in Teaching:A New Concept of Modern Teaching and Learning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交往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流行,一种现代教学新理念——教学交往理念正在孕育形成。教学交往是当代教学的基本原理。何谓教学交往?笔者认为,教学交往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正在发展着的概念,只有从教学本质论、教学价值论和教学方法论三个层面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交往这一概念的意蕴。
作者
袁维新
机构地区
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生物系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共6页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教学交往
教学理念
教学本质论
教学价值论
教学方法论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90
同被引文献
221
引证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41
参考文献
9
1
加涅等著,陈正昌等译.《教学设计原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6版.
2
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版.
3
高文,裴新宁.
试论知识的社会建构性——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2002,31(11):11-14.
被引量:39
4
钟启泉.
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
.上海教育,2001(7):45-48.
被引量:176
5
冯建军.
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J]
.教育研究,2000,21(2):35-41.
被引量:112
6
高文.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
.全球教育展望,1999,29(4):10-14.
被引量:118
7
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
悉尼·乔拉德.《健康人格》[M].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9
彭小虎.
互动主义原理与学生素质之养成[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9):50-56.
被引量:49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夏惠贤.
论国际教育和国际人的素质[J]
.全球教育展望,1998,28(4):65-71.
被引量:29
2
吴康宁.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社会学问题[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78-82.
被引量:9
3
(英)阿历克斯·英克尔斯 曹中德(译).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M].天津:天津沙河科学院出版社,1995.124.
4
S·拉塞克 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全国教育素质的展望[M].教育科学出版社,.144.
5
D·约翰逊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社会学理论[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2,2.378.
6
米德 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1.123.
7
(英)戴维·不莱克莱吉.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M].春秋出版社,1989.264.
8
高方.交往与认知积极性的发展[J].外国教育资料,1993,(3).
9
[英]巴里·巴恩斯.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M].东方出版社,2001.7.
10
余震球选.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
490
1
杨芳.
从“独白”到“对话”: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思维转向[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21):37-40.
被引量:1
2
严仲连.
幼儿个体发展与社会要求的动态统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文化历史范式的进展与启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71-78.
3
徐弋焜.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职业本科生学习互助模式设计[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5):103-104.
4
陈红.
中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师生互动研究[J]
.广东经济,2017,0(7X):266-268.
5
吴志刚.
“互通式”教学法在北方高校冰上课教学中的运用[J]
.冰雪运动,2005,27(6):51-52.
被引量:6
6
李小红.
教学对话:内涵、特征与表现形态[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1):11-15.
被引量:17
7
李荣华,赵斌,陈建中,黄贞月.
元素性质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S1):71-72.
8
周健,杜先涛.
论家庭系统疗法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1):45-46.
被引量:1
9
祝爱武,冯建军.
略论创新教育的教学实施[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16(11):1-4.
被引量:1
10
史晓红.
1980年以来我国大陆师生关系研究状况与简要评价[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2):90-9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21
1
蔡翥.
大学教学交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2):29-30.
被引量:7
2
杨彦清.
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交往[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69-71.
被引量:2
3
李国霖.
论优化"教育交往"[J]
.上海教育科研,2004(3):32-34.
被引量:2
4
夏纪梅.
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J]
.外语界,2000(4):2-6.
被引量:319
5
黄楠森.
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以人为本”思想[J]
.前线,2000(6):16-19.
被引量:13
6
耿金岭.
对加强高职院校建设的思考[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3):37-38.
被引量:12
7
肖川.
论教学与交往[J]
.教育研究,1999,20(2):58-62.
被引量:222
8
徐继存.
论教学交往研究及其价值导向[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6):15-19.
被引量:19
9
陈旭远.
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86-92.
被引量:50
10
李瑾瑜.
教学交往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6):41-4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42
1
孙翠莲,钱秀清,刘志成,张宽.
面向医工类学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7):13-14.
2
彭春平.
论教学交往中的生生交往[J]
.中国校外教育,2007(2):166-166.
被引量:2
3
廖哲勋.
我的教学本质观[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7):20-27.
被引量:22
4
林秀曼.
情感交互在网络教育教学交往中的实现[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6):45-47.
被引量:20
5
金启东.
试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当代理念[J]
.职教论坛,2007,23(05X):10-12.
被引量:47
6
李成森.
高职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探讨[J]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3):31-32.
被引量:3
7
张英彦.
我国教学论近年来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分析[J]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5):109-112.
8
吴祥普.
数学教育应重视培养学困生的数学交流能力[J]
.内江科技,2008,29(11):188-189.
9
王小凤,袁俏.
试论教学交往中的生生交往[J]
.继续教育研究,2009(3):158-159.
被引量:2
10
杜恒.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6):232-232.
二级引证文献
141
1
王航.
走班制背景下的教学领导力[J]
.教学与管理,2020,0(4):1-5.
被引量:5
2
柯善军,李有慧,黄毅蓉.
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解析高职示范专业配套改革[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4):20-23.
被引量:1
3
周小娉.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课中的应用[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S1):171-174.
被引量:1
4
张文昌,于维英.
论大学分类管理与促进教育公平[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4):72-73.
被引量:1
5
章亮,傅俐俐.
政治学科思想的贫困及对策[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2):73-75.
6
邵泽斌.
教学与生活关系之解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06(12):50-53.
被引量:10
7
李光.
高校教学活动中德育三个层面及其实现途径[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2):72-73.
被引量:2
8
何世峰.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认识与思考[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88-90.
9
高向斌.
教学本质研究与中国新世纪教学论学科建设[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10):25-30.
被引量:8
10
高丽华,孟丽娟.
构建“三维渗透”模式 深化高职教学改革——渤海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综述[J]
.辽宁高职学报,2007,9(10):35-36.
被引量:1
1
尹艳秋.
“交往”视野中的教学本质论刍论[J]
.江苏教育研究,2002(3):4-6.
被引量:1
2
余建星.
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09(09X):160-160.
3
杨道宇.
教学本质论[J]
.继续教育研究,2008(4):149-151.
被引量:1
4
尹艳秋.
“交往”视野中的教学本质论刍议[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1):43-46.
被引量:6
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组.
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9(2):5-7.
被引量:4
6
李志伟.
平等是教育的准则[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0(24):1-1.
7
张俭民.
对话:孔子的师生交往理念[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6(11):22-23.
8
张广君.
论教学本体论[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1):5-11.
被引量:11
9
张萍.
以校外专家助推课程改革项目为例谈苏派教育[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5(3):43-44.
10
黄光荣.
关于教学本质的理性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3):36-37.
被引量:2
上海教育科研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