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穗型对群体光环境及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7
Simulate Study about Rice Panicle Type that Effect Rice Popu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Yiel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未改型的群体与改型群体的对比分析证明:直立穗型群体(辽粳326号、改型奥羽316号)内部的光分布优于弯曲穗型群体(改型辽粳326号、奥羽316号)。直立穗型群体的产量显著高于弯曲穗型群体。直立穗型群体上3叶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弯曲穗型群体。
作者
冯永祥
徐正进
谢立勇
王嘉宇
机构地区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2003年第2期9-11,共3页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水稻
穗型
群体光环境
产量
叶绿素含量
株型模拟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9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3
1
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杨守仁.
水稻直立穗性状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5,26(4):335-341.
被引量:56
2
徐正进,陈温福,周洪飞,张龙步,杨守仁.
直立穗型水稻群体生理生态特性及其利用前景[J]
.科学通报,1996,41(12):1122-1126.
被引量:105
3
高士杰,张龙步,陈温福.
直立穗型水稻群体小气候环境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2000,21(3):23-26.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张桐.
世界农业统计资料[J]
.世界农业,1982(2):65-65.
被引量:2
2
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王东国,岳武.
水稻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3,24(3):217-223.
被引量:52
3
邵国军,李玉福,洪光男,邱福林.
水稻不同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3,24(3):224-227.
被引量:4
4
季本华,焦德茂,严建民.
水稻不同品种的光抑制敏感性差异及其生理机制[J]
.作物学报,1993,19(1):23-28.
被引量:11
5
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
水稻直立穗型的初步观察[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20(2):150-153.
被引量:21
6
陈温福,徐正进,张龙步.
水稻理想株型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20(4):417-420.
被引量:49
7
陈温福,徐正进,张龙步,周洪飞,杨守仁.
水稻不同穗型对冠层特征及群体光分布和物质生产的影响(英文)[J]
.作物学报,1995,21(1):83-89.
被引量:37
8
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张春利.
水稻直立穗性状的遗传与其它性状的关系[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5,26(1):1-7.
被引量:66
9
徐正进,陈温福,周洪飞,张龙步,杨守仁.
直立穗型水稻群体生理生态特性及其利用前景[J]
.科学通报,1996,41(12):1122-1126.
被引量:105
10
徐正进,中国农业科学,1990年,23卷,4期,6页
共引文献
159
1
宋桂云,徐正进,王芳,刘淑贤,王丽莉,魏春光.
不同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的影响[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5):413-415.
被引量:5
2
吕丽华,董志强,曹洁璇,梁双波,贾秀领,张丽华,姚艳荣.
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的调控效应[J]
.华北农学报,2013,28(S1):177-183.
被引量:27
3
徐正进,陈温福,孙占惠,张树林,刘丽霞,周淑清.
辽宁水稻籽粒在穗轴上分布特点及其与结实性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963-967.
被引量:50
4
徐大勇,吉建安,朱庆森.
江淮稻区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和农艺性状演变特点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137-141.
被引量:7
5
徐大勇,方兆伟,王学红,杜永,王礼焦,潘启民.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5(3):276-280.
被引量:12
6
王建林,徐正进,冯永祥,齐华.
作物超高产栽培与株型育种的光合作用基础——以水稻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130-133.
被引量:19
7
徐正进,张树林,周淑清,刘丽霞.
水稻穗型与抗倒伏性关系的初步分析[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5):561-563.
被引量:32
8
谢立勇,冯永祥,徐正进.
田间配置方式对不同穗型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34(6):406-409.
被引量:12
9
黄英金,徐正进.
对超级稻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5):3-7.
被引量:26
10
谢立勇,徐正进,刘宏光.
不同穗型水稻生育后期群体光合有效辐射的分布状况[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476-47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75
1
朱立宏,顾铭洪.
水稻落粒性的遗传[J]
.遗传,1979(4):17-19.
被引量:22
2
张桐.
世界农业统计资料[J]
.世界农业,1984(2):64-64.
被引量:5
3
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王东国,岳武.
水稻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3,24(3):217-223.
被引量:52
4
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
水稻直立穗型的初步观察[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20(2):150-153.
被引量:21
5
汤玉庚,张兆兰,张美娟.
从江苏太湖地区水稻品种的演变论高产理想株型[J]
.江苏农业科学,1994,22(6):1-4.
被引量:19
6
吴伟明,程式华.
水稻根系育种的意义与前景[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2):174-180.
被引量:114
7
程式华,曹立勇,陈深广,朱德峰,王熹,闵绍楷,翟虎渠.
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3):280-284.
被引量:152
8
王余龙,姚友礼,李昙云,蔡建中.
水稻不同粒位籽粒的结实能力[J]
.作物学报,1995,21(4):434-441.
被引量:48
9
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张春利.
水稻直立穗性状的遗传与其它性状的关系[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5,26(1):1-7.
被引量:66
10
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杨守仁.
水稻直立穗性状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5,26(4):335-341.
被引量:56
引证文献
7
1
冯永祥,徐正进,李金峰,郑桂萍.
水稻穗型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6):7-10.
被引量:8
2
王嘉宇,徐正进,张世春.
水稻直立穗型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
.种子,2005,24(8):58-61.
被引量:7
3
赵一洲,刘福才,褚桂霞,张睿.
水稻新品种盐粳188形态特征及生理基础研究[J]
.北方水稻,2008,38(6):29-32.
被引量:1
4
董丹,陈书强,刘柏林,王嘉宇,徐正进.
直立穗型基因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2):202-207.
被引量:7
5
孙国宏.
寒地粳型超级稻群体光环境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5):42-44.
被引量:1
6
葛中英,杨国涛,张杰,易军,范存留,郭连安,胡运高.
籼稻直立穗突变体R499对群体小气候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5,21(6):1106-1111.
被引量:5
7
焦翠翠,郭妍妍,吴均章,孙丙耀.
水稻Ds标记的曲穗突变体的分子鉴定[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1):26-2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周维永,白德朗,杨新庆,李小勇,刘宇锋,陈英之,韦鹏霄,岑秀芬,冯斗,李容柏.
水稻直立穗型的遗传及其对籼稻农艺性状的影响[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5):490-493.
被引量:8
2
王昌华,徐正进,张燕之,李学军,郑文静,赵家铭.
辽宁省部分中熟水稻品种穗部性状与结实特性分析[J]
.北方水稻,2007,37(1):32-34.
被引量:3
3
郭志富,张丽,徐正进,陈丽静,钟鸣,王学英,马慧.
RAPD-PCR系统优化用于对水稻穗型性状的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07,5(6):875-878.
被引量:3
4
康丽丽,周鸿飞.
两种不同穗型水稻的籽粒灌浆特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8,37(4):29-32.
被引量:2
5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杨涛,杜威,王雨辰,赵大伟.
水稻磷高效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筛选鉴定[J]
.生态环境,2008,17(3):1151-1156.
被引量:8
6
谢成林,王曙光,王汝利,张菊芳.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机插产量表现及高产途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3):57-59.
被引量:7
7
陈萍萍,赵宁春,叶胜海,陆艳婷,张小明.
水稻品种穗型的遗传定位及其特征特性[J]
.种子,2009,28(10):64-67.
8
田翠,张涛,蒋开锋,杨莉,杨乾华,万先齐,郑家奎.
水稻小穗簇生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的初步定位[J]
.分子植物育种,2010,8(1):29-34.
被引量:15
9
李杰,张洪程,龚金龙,常勇,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1):2234-2243.
被引量:138
10
刘丽霞,王嘉宇,张世春,徐正进.
不同穗粒型水稻品种结实特性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79-81.
被引量:1
1
潘圣刚,曹凑贵,蔡明历,程建平.
施氮水平对杂交中稻红莲优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4):436-438.
2
石春玲,徐正进,徐海,张琦.
行向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群体光环境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141-142.
被引量:1
3
赵会杰,郭天财,刘华山,朱云集,夏国军,王永华,罗毅.
大穗型高产小麦群体的光照特征和生理特性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33(2):101-105.
被引量:39
4
高莲英,姚金富,马卫强.
水稻生育中后期干旱对其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杭州农业与科技,1998,0(1):6-8.
被引量:1
5
潘圣刚,曹凑贵,蔡明历,谢运河,程建平.
施氮水平和栽插模式对红莲优6号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5):603-606.
被引量:1
6
唐英正.
水稻大穗型组合的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J]
.作物研究,1991,5(4):15-17.
被引量:2
7
邱福林,邵国军,李跃东,韩勇.
辽粳326亲本选配及其系谱分析[J]
.垦殖与稻作,2001(3):3-5.
被引量:3
8
杨雪莲,程国华,徐正进,姜燕.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衰老特性比较[J]
.辽宁农业科学,2004(1):10-11.
9
贾宝艳,蒋文春,王术,赵新华,王伯伦.
粳稻品质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4):340-345.
被引量:16
10
曹洪任,马成仁,解述萍,肇启荣,柏云峰,高凤芹,李欣,王广谋.
辽粳326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5(5):41-43.
辽宁农业科学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