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东海沉积物间隙水中磷酸盐的转移模式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基于东海沉积物间隙水中磷酸盐产生与转移机制,用“扩散-平流-反应”模式对东海间隙水中溶解磷酸盐的垂直分布作了解释,其理论模式与实际情况一致,即在东海沉积物中有机磷的分解和间隙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是普遍存在的,其反应均为一级动力学特征,有机磷的分解速率常数B柱为0.00231.a-1,E柱为0.00171.a-1,在沉积物-水界面用以分解从沉积物溶出的活性磷浓度B柱为1.33m mol/gm,E柱为5.54m mol/gm,B、E柱基本无磷酸盐的沉淀反应,D、G柱的磷酸盐有一定的沉淀作用,而C、F柱的沉淀作用是非常迅速的,沉淀达平衡时,问隙水中磷酸盐浓度C柱为9.0μmol/L,F柱为3.9μ mol/L。
作者 宋金明
出处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5-51,共7页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8

  • 1陈毓蔚,海洋与湖沼,1982年,13卷,4期,380页
  • 2团体著者,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6年,16卷,2期,147页
  • 3团体著者,海洋地质专刊,1985年,2卷,1期,35页
  • 4李延,海洋与湖沼,1983年,14卷,5期,460页
  • 5王正方,张碧珍,卢勇.长江口海域悬浮颗粒物质的行为Ⅱ.1986年1月悬浮颗粒中Fe、Cu和Pb的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1989(03).
  • 6彭安,贾金平.蓟运河水中甲基汞形态分布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87(04).
  • 7黄华瑞,庞学忠.黄河及其河口区铬的形态[J]海洋与湖沼,1987(06).
  • 8陈志澄,容庆新,吴群河.北江韶关市江段水和底泥中砷存在形态研究[J]环境化学,1987(05).
  • 9杨逸萍,黄文惠,刘道礼.悬汞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海水中溶解态Se(Ⅳ)和Se(Ⅵ)[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01).
  • 10王正方.长江口和浙江省主要河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分配[J]海洋环境科学,1986(02).

共引文献23

同被引文献33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