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2,共2页
同被引文献51
-
1于亚文.增加农民收入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J].税务与经济,2004(5):18-20. 被引量:2
-
2朱琳.农民增收要靠组织化[J].农业经济,2005(1):37-38. 被引量:5
-
3范金良,宋桂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迫在眉睫[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2):53-54. 被引量:2
-
4王成.江苏农民“入市”的组织化模式[J].江苏农村经济,2005(4):42-43. 被引量:1
-
5赵泉民.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农民组织化的基点[J].理论学刊,2005(7):76-79. 被引量:13
-
6梅德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中的政府职能[J].江汉论坛,2005(8):16-19. 被引量:11
-
7陈玉清.地域品牌特性及浙江地域品牌现状与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5(7):268-270. 被引量:3
-
8邱琪,张旭东.关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4):54-56. 被引量:13
-
9张扬.中国近代农会组织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5):129-133. 被引量:8
-
10高黎.村民自治关键:农民组织化[J].江苏农村经济,2005(9):54-55.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5
-
1薛选登.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提高农民竞争能力[J].经济师,2005(1):190-190. 被引量:2
-
2熊红颖,寿志敏.从经济意义上浅析农民组织化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7(02S):368-369. 被引量:3
-
3韩国明,石晓东.自主组织理论视角下地域农产品品牌的有效维护[J].财会研究,2009(23):78-80. 被引量:2
-
4蒋永甫,何智勇,甘凤.近十年来农民组织化的研究进展[J].桂海论丛,2013,29(5):105-110. 被引量:1
-
5孙彩霞.积极推进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创新[J].经济与管理,2004,18(1):80-81.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6
-
1裴贞.关于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42-43.
-
2谢长青,朴军,李晓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探讨——哈尔滨市农民合作组织情况的调查[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6):96-97. 被引量:1
-
3刘艳霞.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J].甘肃农业,2006(4):53-53.
-
4刘艳霞.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J].甘肃农业,2006(5):52-52. 被引量:1
-
5李庆.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症结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45-546. 被引量:4
-
6刘小金,熊小刚,谢元态.农村合作经济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中的作用探讨——以赣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11-10112.
-
7赵瑞芬,王俊岭,降艳琴.河北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8(4):177-178.
-
8范超.贫困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结构调整探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8,39(6):846-849. 被引量:5
-
9马述忠,方琛超.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机制及其运作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1):88-97. 被引量:2
-
10王文菲.积极发展我国农民自助合作组织[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3):19-20.
-
1李明,朱金芳,崔国强,张春光.商丘市农村推行“小块并大块、多块变一块”土地流转互换调查与思考[J].河南农业,2011(10):6-7. 被引量:2
-
2梁从友.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思考[J].重庆经济,2011(5):49-50.
-
3张献东.浅谈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1-1. 被引量:1
-
4卢春松.调整零散桑地的试点和做法[J].蚕桑通报,1998,29(1):25-26.
-
5朱金芳,王允才,崔国强.商丘探行互换并地[J].农村经营管理,2011(10):31-31. 被引量:3
-
6刘建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探讨[J].新疆农垦经济,2005(6):31-32. 被引量:1
-
7侯宗肇,范佳凤.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59-61.
-
8傅瑞芳.分散剂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J].上海造纸,2007,38(5):40-44.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