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荆叶抑菌作用及抑菌成分分析
被引量:
17
The Bacteriostasis and the Analysis of Bacteriostatic Components of the Leaves of Vitex negundo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乙醚、乙酸乙酯、乙醇、水 4种溶剂分别提取黄荆叶中各种不同的成分 ;用滤纸圆片法对 6种细菌、3种霉菌及 2种酵母菌进行抑菌实验 ,比较筛选出最佳溶剂 ;最后用 GC-
作者
王洪新
吕源玲
机构地区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关键词
黄荆叶
抑菌作用
抑菌成分
溶剂
提取
GC—MS
滤纸圆片法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47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20
参考文献
4
1
郑公铭,罗宗铭.
黄荆籽抗氧化作用研究[J]
.食品科学,1999,20(3):21-23.
被引量:16
2
陈振峰,李月华,陈新露.
黄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1999,19(2):354-356.
被引量:15
3
郑公铭,罗宗铭,陈达美.
黄荆籽抗氧化成分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9,16(2):41-47.
被引量:15
4
刘树根.牡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与临床作用[J].江西医药,1984,(6):141-49.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张子忠,袁久荣,卫云,吕青涛,高鲁霞,尹佩玉,陆懋荪.
蔓荆子反相薄层色谱分析的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1995,15(2):13-17.
被引量:6
2
潘炯光,徐植灵,樊菊芬.
牡荆、荆条、黄荆和蔓荆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6):37-39.
被引量:33
3
姚新生.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4
陕西省森工局.秦巴山区经济动植物[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63-164.
5
鸣谷.食品添加剂发展重点[J].中国化工,1995,(12):58-58.
6
刘树根.牡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江西医药,1984,(6):40-40.
7
张子忠 袁久荣.-[J].药物分析杂志,1995,15(2):13-17.
8
陕西省森工局,秦巴山区经济动植物,1990年,163页
9
牛春山,陕西树木志,1990年,1051页
10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1983年,200页
共引文献
35
1
蔡艳林,周应军,向红琳,曹建国,谢婉玉.
黄荆子木脂类化合物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5(1):24-28.
被引量:9
2
肖诗明,张忠,李勇,曾继光.
苦荞麦麦皮粉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J]
.食品科技,2005,30(1):88-90.
被引量:16
3
彭珊珊,于化泓,赵哲霞.
具有抗氧化效果的植物性食品[J]
.江西食品工业,2005(1):44-48.
被引量:12
4
卢传兵,薛明,刘雨晴,庞云红,王承香.
黄荆挥发油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及种群控制作用[J]
.粮食储藏,2005,34(6):13-16.
被引量:16
5
肖诗明,张忠,李勇,曾继光.
苦荞麦麸皮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J]
.食品科学,2006,27(1):156-158.
被引量:35
6
袁林,薛明,刘雨晴,王合生.
黄荆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毒力及对成虫的产卵忌避作用[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4):695-698.
被引量:26
7
豆海港,陈文学,李婷,仇厚援.
香辛料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1):18-22.
被引量:8
8
熊彪,周毅峰,李健,蔡忠雄.
黄荆不同器官甲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6):741-742.
被引量:11
9
熊彪.
黄荆抑菌作用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1):82-84.
被引量:10
10
王耀峰,宫智勇.
抗氧化食品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3(11):22-2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47
1
王仁卿,藤原一绘,尤海梅.
森林植被恢复的理论和实践:用乡土树种重建当地森林——宫胁森林重建法介绍[J]
.植物生态学报,2002,26(z1):133-139.
被引量:112
2
莫清华,周应军,向红琳,曹建国,庄英帜.
黄荆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HL-60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5(1):14-15.
被引量:5
3
蔡艳林,周应军,向红琳,曹建国,谢婉玉.
黄荆子木脂类化合物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5(1):24-28.
被引量:9
4
封萍,周应军,韩家凯,庄英帜.
黄荆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5(4):13-15.
被引量:5
5
王铮敏.
超声波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
.三明学院学报,2002,20(4):45-53.
被引量:102
6
孟庆杰,王光全,董绍锋,张丽,龚正道.
桃叶片组织解剖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关系的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3):123-126.
被引量:74
7
刘传秀,韩招久,李凤良,陈之浩.
应用蛭石萝卜苗法室内继代大量繁殖小菜蛾的研究[J]
.昆虫知识,1993,30(6):341-344.
被引量:80
8
高志强,宋仲容,王林.
重庆市竹叶资源的开发利用[J]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33-37.
被引量:3
9
钟世同,邱光锋,刘元帛,万阜昌.
单叶蔓荆子、蔓荆子、黄荆子和牡荆子的药理活性比较[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12(1):37-39.
被引量:13
10
冼继东,梁广文,沈叔平,庞雄飞.
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2):313-316.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7
1
仇曌松,林志岭,韩沙,刘清源,龚志强.
黄荆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壮瑶药研究,2023(3):36-40.
2
卢传兵,薛明,刘雨晴,庞云红,王承香.
黄荆挥发油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及种群控制作用[J]
.粮食储藏,2005,34(6):13-16.
被引量:16
3
袁林,薛明,刘雨晴,王合生.
黄荆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毒力及对成虫的产卵忌避作用[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4):695-698.
被引量:26
4
熊彪,周毅峰,李健,蔡忠雄.
黄荆不同器官甲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6):741-742.
被引量:11
5
熊彪.
黄荆抑菌作用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1):82-84.
被引量:10
6
谢红英,刘艺,王洪新,张静,秦赟.
枇杷叶提取物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的研究[J]
.食品工业,2007,28(2):1-4.
被引量:12
7
郝培应,肖家军,齐笑笑.
紫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810-2812.
被引量:15
8
刘虹,于海宁,阮晖,沈生荣.
黄荆茎提取液及其优势组分的抑菌作用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0,31(4):115-117.
9
孔靖,冯学珍,陈君,裴世成.
黄荆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4):481-483.
被引量:10
10
樊锐锋,黄庆阳,常缨.
香鳞毛蕨抑菌特性比较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43(3):81-84.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
仇曌松,林志岭,韩沙,刘清源,龚志强.
黄荆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壮瑶药研究,2023(3):36-40.
2
刘宏,夏慧敏,李娜,刘悦,王焕芸.
响应面法优化荞麦芽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和稳定性的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2870-2882.
被引量:5
3
郑佳,卢先明.
枇杷类药物的研究概况[J]
.中药与临床,2012,3(5):43-46.
被引量:4
4
熊亮,彭成,郭力.
竹类药材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药与临床,2012,3(6):52-55.
被引量:1
5
赖炘,陈其兵.
竹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214-220.
被引量:19
6
聂霄艳,邓永学,王进军,刘映红.
4种花椒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熏蒸活性的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6):966-970.
被引量:3
7
师光禄,王有年,王鸿雷,赵莉蔺,刘素琪,曹挥,于同泉,路苹.
万寿菊根提取物对山楂叶螨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蛋白酶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2):400-404.
被引量:20
8
雷雪静,贺达汉,何玉玲.
植物次生物质对昆虫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宁夏农林科技,2007,48(3):42-44.
被引量:2
9
王海,屠康,陈继昆,顾寅,杨思宽,唐蓉,汪涛.
三种植物精油对玉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J]
.粮食储藏,2007,36(3):8-11.
被引量:14
10
聂霄艳,邓永学,王进军,刘映红,李俊.
四种花椒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熏蒸活性的研究[J]
.粮食储藏,2007,36(3):12-15.
被引量:5
1
孔靖,冯学珍,陈君,裴世成.
黄荆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4):481-483.
被引量:10
2
鱼腥草验方(三)[J]
.湖南中医杂志,2016,0(8):124-124.
被引量:1
3
林中.
鱼腥草挑战疑难杂症[J]
.祝您健康,2002,0(3):49-49.
4
闪跌伤腰灵验单方[J]
.光明中医,2012,27(6):1278-1278.
5
惠琅,李聪,申烨华,兰梅,李智选.
番泻叶不同提取部位促胃肠动力作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07-6708.
被引量:4
6
龚苏晓.
黄荆叶中的挥发性成分[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1,27(1):41-42.
7
孙昊,郝再彬.
茶多酚中儿茶素的抑菌效果探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36(6):62-65.
被引量:10
8
黄祉健,阮玉凤,罗宝芳,苏妹芬,覃靖娟,谢彩军,黄锁义,朱晓莹.
微波辅助提取芒果核多酚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2):295-298.
被引量:11
9
陶灵霞,莫新民,林辉,张国民,刘锐.
疏肝和胃丸对小鼠镇痛及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2):12-13.
被引量:7
10
崔国盈,冯立涛,孙小平,杨启元,赵桂林,陈彪.
甘草饮片加工技术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2):40-42.
被引量:1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