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死亡与永恒的乐观——尼采的悲剧理论与原始艺术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3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参考文献9
-
1尼采 周国平 译.《悲剧的诞生》[M].三联书店,1996年.第31页.
-
2贾平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J].艺术世界,2001,(9):38-38.
-
3Jennifer Isaace Australia's Living heritage. Published by Lansdowne Publishing Ptly Lid Ieal 1, Argrelentre. 1987.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9页.
-
5闻一多.《神话与诗》,古籍出版社,1954年,第256页.
-
6萧兵.《楚辞文化》,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第234页.
-
7尼采.《悲剧的诞生·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三联书店,1996年,第382页.
-
8高建群.纳西族古乐《崩时细哩》的价值[J].民族艺术,1999(2):136-144. 被引量:2
-
9杨福泉.《丽江纳西族殉情现象揭秘》[J].《民间文化》,2000,:8-8.
共引文献22
-
1高发元,朱和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巫蛊文化中的性爱主题[J].民族研究,2005(2):31-41. 被引量:3
-
2周祯祥.社会规则的逻辑探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0.
-
3陈宝云.个人化:知情意的解放与异化[J].江淮论坛,2005(4):85-90. 被引量:5
-
4王广州.保罗·德曼的解构阅读理论刍议[J].俄罗斯文艺,2005(3):68-73. 被引量:1
-
5阿布都外力·克热木.浅谈维吾尔爱情叙事诗中“殉情母题”及其文化内涵——以尼扎里爱情叙事诗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5(4):189-199. 被引量:3
-
6林可济.中国古代哲学基本问题新探[J].东南学术,2006(1):125-134. 被引量:2
-
7江启疆.论西方向法治社会转型的演进[J].法学家,2006(2):47-52.
-
8王亚飞,穆晓楠.法制与经济增长——法制与经济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J].东南学术,2006(3):92-97. 被引量:3
-
9王启梁.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及法律失败——对纳西族“情死”的法律人类学解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5):65-70. 被引量:14
-
10郭捷.关于《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的界定[J].当代法学,2006,20(6):38-41. 被引量:1
-
1韩英.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关系略谈[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2):103-105.
-
2杨甸虹.爱情·死亡·永恒——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3):37-40. 被引量:17
-
3李婷婷.艾米莉·狄金森的哥特式死亡诗主题的多视度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4):72-73.
-
4郭心民.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之多重主题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1):105-106.
-
5丁怡萌.圆周视阈下的死亡与永恒——解谜狄金森诗歌[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27(1):34-39. 被引量:4
-
6苏越.原始思维的内容及研究方法[J].哲学研究,1985(1):50-52.
-
7于瑞.原始艺术的审美发生学说辨析[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1):69-71.
-
8李膺函.从印度怪兽Makara形象的演变看原始图腾艺术的发展[J].美术观察,2010(3):129-132. 被引量:2
-
9简讯[J].哲学动态,1981(8).
-
10于红冈.时间观流变与当代西方文学发展趋势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6):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