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吴均与“吴均体”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吴均字叔庠(469—520),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于庶族寒门,自小好学而又才智出众。少年时的吴均,喜欢仗气行侠,至青年时,游历了一些地方,在此过程中写下不少有关游侠、边塞题材的诗歌。齐末梁初,沈约见到吴均所作诗文,不禁称赏。
作者
谢永攀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69,共6页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关键词
吴均
“吴均体”
诗歌
拟古
古诗
建安诗风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刘文柱.
南朝山水文学与吴均“三书”[J]
.文史知识,1989,0(11):35-3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9
1
汤汝昭.
南朝山水书札美学特质与士心尚隐成因探略——以《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为考察中心[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0(1):7-12.
被引量:2
2
吴建辉.
吴均在五言诗形式上的探索及其成就[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2):41-44.
被引量:3
3
黄崇浩.
吴均生平与著述考索[J]
.文献,1998(4):218-230.
被引量:4
4
赵开泉.
论吴均和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5(2):60-68.
被引量:1
5
刘亚金.
奇山异水绘江南秋色──读吴均的《与宋元思书》[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2(3):87-88.
被引量:1
6
刘海凤.
才秀人微与体广身贱——鲍照与吴均诗文创作比较谈[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5):57-60.
被引量:1
7
万光治.
论“吴均体”[J]
.文学遗产,2007(1):26-32.
被引量:5
8
袁行霈,聂石樵,李炳海.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7-180.
9
姬旭东.
《与朱元思书》中吴均精神状态试探[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9):118-118.
被引量:1
10
刘勰著,詹镆义证.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94,403.
引证文献
5
1
许松,程兴丽.
吴均体之“清”——再论吴均体(一)[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15-18.
被引量:1
2
许松.
吴均体风格及其“古气”发微——兼与万光治先生商榷[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71-77.
被引量:1
3
宋丹丹.
关于“吴均体”诗歌及其文学价值[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3):8-10.
4
蔡忠平.
《与朱元思书》的文本解读与自读学习任务设计[J]
.语文建设,2023(15):48-51.
5
郑晓晓.
三十年吴均研究综述[J]
.戏剧之家,2014(18):345-34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许松.
吴均体风格及其“古气”发微——兼与万光治先生商榷[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71-77.
被引量:1
2
郑晓晓.
三十年吴均研究综述[J]
.戏剧之家,2014(18):345-345.
1
王颖.
建安诗风的地域性观照[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7(1):93-94.
2
苗晓丽.
骨气奇高 词采华茂——浅谈曹植诗歌的艺术特色[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7-19.
被引量:3
3
赵家莹.
“吴均体”简论[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4(4):56-59.
被引量:2
4
王晓芳.
略论吴均体[J]
.中国韵文学刊,2004,18(2):28-33.
被引量:3
5
郑晓晓.
三十年吴均研究综述[J]
.戏剧之家,2014(18):345-345.
6
杜鹃.
“吴均体”新论[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4(4):41-42.
7
万光治.
论“吴均体”[J]
.文学遗产,2007(1):26-32.
被引量:5
8
许松,程兴丽.
吴均体之“清”——再论吴均体(一)[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15-18.
被引量:1
9
陈祖美.
建安诗风的衍变[J]
.文艺研究,1983(6):135-141.
10
张国星.
慷慨·哀美·人——也说建安诗风[J]
.文学遗产,1987(6):31-41.
文史知识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