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历史决定论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往历史决定论的多种形态 ,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 ,都带有机械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理论上大致经历了由初创到充实、完善再到成熟这样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研究的侧重点 ,由确立唯物主义的基石到对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的系统剖析再到对社会有机体内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与经济因素的“最终作用”
作者
王清明
机构地区
江苏省行政学院校刊部
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9-74,86,共7页
Studies on Marxism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历史决定论
唯心主义
机械论
社会有机体
经济因素
辨证关系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2
1
李明华.
历史决定论的三种形式[J]
.中国社会科学,1992(6):53-66.
被引量:8
2
胡承槐.
唯物史观历史决定论的理论前提与辩证特性[J]
.哲学研究,1992(3):6-13.
被引量:4
3
王志林,余冰.
浅论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J]
.理论月刊,2007(3):19-22.
被引量:1
4
于维民.
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J]
.甘肃社会科学,1998(5):10-14.
被引量:3
5
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396.
6
乔纳森.特纳,等.社会学理论的兴起[M].候钧生,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49.
7
叶泽雄,郭广平.
社会历史规律研究综述[J]
.青海社会科学,2012(3):1-4.
被引量:2
8
夏东民,罗健.
比较对照: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方法探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67-75.
被引量:3
9
赵家祥.
历史决定论与改变世界何以可能[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5-45.
被引量:4
10
刘宇.
实践智慧何以是一种“智慧”?——关于实践智慧合理性问题的当代争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65(3):79-8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曾红宇.
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5):109-112.
被引量:1
2
包炜杰,吴海江.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及其当代价值——兼评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9):61-67.
被引量:8
3
张小飞,王凯宗,蒋超.
国内外关于社会历史规律的研究与述评[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3(5):98-106.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路鹏飞.
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问题的讨论——兼论自由主义对历史决定论的否定[J]
.政治经济学报,2022(4):121-133.
2
王晓蕾.
广松涉方案:走出历史决定论困境[J]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0(2):332-347.
3
曾红宇,郑洁.
论马克思视域中的社会有机体之基本特征[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2):12-17.
被引量:2
4
刘纯明,杜巧玲.
论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兼评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34(7):160-168.
5
吴海江,刘超.
走向人的解放:马克思国家理论的价值旨归与当代意义[J]
.社会主义研究,2020(5):35-42.
被引量:9
6
赵磊,赵晓磊.
唯物史观:历史决定论抑或历史目的论[J]
.社会科学研究,2021(5):156-162.
被引量:4
7
尚庆飞,沈绍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2,16(5):5-13.
8
魏旭.
波普尔共产主义批判的贫困——兼论历史规律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J]
.东南学术,2023(3):73-84.
9
刘超.
世界历史视野下的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现实价值[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44(4):78-86.
被引量:1
1
殷旭辉.
实践哲学——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界定[J]
.理论观察,2014(4):12-13.
2
王克喜.
论辩与语言分析在佛教逻辑产生中的意义[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29(10):39-44.
3
张付,张寒.
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的文献综述[J]
.齐鲁学刊,2015(5):93-98.
被引量:1
4
高惠彬.
幕边沉思录[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87(3):83-92.
5
马晓晴.
试论传统主流心理学机械论倾向的弊端[J]
.天中学刊,2005,20(1):134-138.
被引量:2
6
马振龙,刘静.
简述幼儿心理理论与延迟满足之间的关系[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80-82.
7
张玉玲.
论司马迁的人格魅力[J]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0(2):42-45.
8
姜晓坤,关冬焕.
如何看待“应压效应”下的新生代[J]
.科教文汇,2009(1):282-282.
9
杨魁森,周立秋.
科学思维和历史思维——关于生活世界的认识方式[J]
.社会科学研究,2008(6):1-6.
被引量:6
10
徐放鸣.
留学生与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5(3):29-33.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