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9-39,共1页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22
-
1万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1984,15(4):1-5. 被引量:44
-
2刘岩波.魏书生“处罚”学生的启示[J].北京教育(普教版),1994(Z1):27-28. 被引量:1
-
3徐建国 ,王立芹 .批评的技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8):38-38. 被引量:2
-
4李燕.论教育交往中的“伪对话”[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6):84-87. 被引量:5
-
5曹梅,杨眉.教育需要多元化——浅谈赏识与惩罚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4):56-56. 被引量:2
-
6施丽红,吴成国.论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必要性及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2006(4):34-36. 被引量:14
-
7刘军.《教师法》对教师权益的保护及其存在的问题[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20(2):34-37. 被引量:14
-
8张向众.关于课堂中惩罚的反思和探索[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2(5):7-9. 被引量:2
-
9学生互殴致死当堂老师旁观续:老师判赔10万[EB/OL].http://news.qq.com/a/20080714/000003.htm.2008-07-14.
-
10教育部回应教师批评权:老师们该管就管[EB/OL].http://society.scol.com.cn/zgsz/20090911/200991165936.htm.2009-09-11.
二级引证文献18
-
1林瑞青.生命叙事·生命省思·生命践行——基于生命体验视域的主体性德育路径之建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2):44-47. 被引量:1
-
2林瑞青.对话式教育基本问题再认识[J].现代大学教育,2007,23(1):19-23. 被引量:12
-
3林瑞青.在独白中对话 在对话中独白——论生命体验视野中道德教育的话语交往模式[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1):121-124. 被引量:1
-
4冯茁,曲铁华.教育对话的本体论解读——哲学解释学的视角[J].教育科学,2008,24(1):1-5. 被引量:17
-
5冯茁,刘玉霞.哲学解释学观照下的教育对话的特征[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3-15. 被引量:3
-
6邵山.对话型语文课堂的生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25(2):28-30. 被引量:2
-
7张青.新课程背景下远程电视培训的困境审视及其理论开拓[J].中国电化教育,2009(3):46-49.
-
8周艳,李新.教学病理学视角下对“对话教学”实践的审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59-61.
-
9曹同国,赵慧,尹占民.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5):54-56. 被引量:6
-
10张卫红.“批评权”与教师权威[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0(11):8-9. 被引量:1
-
1吕芳.问题学生的教育方式[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9):122-123.
-
2杨淑云.如何做好班级的德育工作[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4):183-183.
-
3刘兆鑫,葛延福,王玉章.小议表扬与批评[J].辽宁教育,2006(3):42-43.
-
4张庆勋,宋振新.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激励艺术[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91-93. 被引量:3
-
5杨源.批评——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J].现代企业教育,2008(10):171-172.
-
6文秀科.批评也是一种激励[J].青海教育,2008(1):20-20.
-
7罗家应.浅谈如何发挥表扬与批评的教育效能[J].南方论刊,2003(5):49-50.
-
8蔡文明.教育不能没有惩戒[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2(8):11-12. 被引量:1
-
9卢雅.浅说“惩罚教育”[J].早期教育(家庭教育),2011(12):24-24.
-
10罗阳.论教育语言的特性[J].活力,2009(25):14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