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4-24,共1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55
-
1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1-6. 被引量:908
-
2陈兰英,许淑文.体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1):46-48. 被引量:1
-
3梁胜.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分析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7(33):154-156. 被引量:4
-
4陈明银.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其消除[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3):76-78. 被引量:1
-
5黄璐,陈永丽.知识创新的五维管理模式──知识经济下企业的制胜方略[J].西部论坛,1999,17(1):31-34. 被引量:2
-
6袁庆濮,周武君,张建伟,马华山.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调查与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5(6):71-75. 被引量:14
-
7吴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9):13-15. 被引量:189
-
8陈海洋.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结构[J].高教论坛,2004(4):19-21. 被引量:6
-
9钱杰,贾爱萍,霍炎.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22(2):87-90. 被引量:25
-
10赵凤娟.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教育浅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9):61-63.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14
-
1汪雪莲,许能锋,杨德辉,薛洪俤,江典伟,徐文体.医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4):247-250. 被引量:81
-
2林昭雄,庞永师,孟强.大学生成才与“非专业能力”培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45-48. 被引量:15
-
3宫福满,郑伦仁,谢定均,张开洪,高峰.我国理工科高等教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目标模式的构建[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530-533. 被引量:2
-
4朱利兰.创新教育体制下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3):42-44.
-
5李响.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203-203.
-
6单昕,匡延昌,詹作勇.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原因的社会学分析[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9):236-237. 被引量:4
-
7岳宏杰,韩朔.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关系的对策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10,27(6):42-44. 被引量:2
-
8李原福,张鑫,曹阳.高职教育学生管理中非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1(35):167-168. 被引量:6
-
9赵学琴.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探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23(1):109-111. 被引量:1
-
10吴晓莉,丁思琬.易班对医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6):190-191.
二级引证文献115
-
1谢雯,方东玲,李晓驷,沈怡芳,李泽爱,蔡春岚,张晓庆,田敏华,陈红星,曹静,夏海森,马曙辉,钟慧.合肥市男女高中生上网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05-207. 被引量:5
-
2刘力勇,刘建冲,李丽娜.医学生的人际困扰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19-420. 被引量:14
-
3欧晓霞.对中职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潍坊学院学报,2009,9(2):149-150. 被引量:10
-
4陈克娥,王鑫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及其人口学变量特点的研究[J].社科纵横,2007,22(2):147-148. 被引量:13
-
5张倩,桂守才.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4):36-40. 被引量:22
-
6汪雪莲,张艺玲,许能锋.我校公共事业管理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66-68. 被引量:4
-
7宋英明,胡金秋.在校贫困生相关社会因素的调查[J].中国校医,2005,19(6):593-594. 被引量:1
-
8席波,李军.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校医,2006,20(2):215-217. 被引量:15
-
9王涛,席波,王翠丽,徐立柱.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533-534. 被引量:69
-
10万美荣,杨德敏.体育运动能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J].新余高专学报,2007,12(3):81-83. 被引量:11
-
1张亦文.浅析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22(S1):198-201. 被引量:5
-
2孙江林.大学生的能力培养[J].人事管理,2000(1):28-28.
-
3金一霞.浅析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0):194-195. 被引量:1
-
4张典兵.谈师专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其培养[J].菏泽师专学报,1996(1):46-48.
-
5付立国.浅谈农村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J].吉林教育,2004(1):37-37.
-
6刘瑞芬.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14(2):61-61.
-
7焦小亲.化学教学的艺术性探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8(3):75-76.
-
8郑连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4(15):239-239.
-
9刘君.试论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J].新疆社会科学信息,2001(6):33-34.
-
10黄继红.从“3+1+1”的能力结构谈起[J].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2002,2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