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永城矿区井下热害防治措施
被引量:
7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underground heat disaster in Yongcheng Mining Are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永城矿区城郊煤矿井下地热的调查,分析了地热的影响因素,地热的危害,提出了地热的防治措施。
作者
王克喜
机构地区
湘潭工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6,共3页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地温梯度
热害
降温
矿井
防治措施
分类号
TD727.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54
1
GAO, Yanan, GAO, Feng, ZHANG, Zhizhen, ZHANG, Tao.
Visco-elastic-plastic model of deep underground rock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J]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20(2):183-187.
被引量:9
2
王辉,叶书发.
永夏煤田顺和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分析[J]
.地下水,2012,34(3):220-222.
被引量:5
3
百世奇.
高地温矿井开采期间的热害防治技术[J]
.科技创业家,2013(16).
被引量:3
4
王洪义,陈启永,刘桂平.
平顶山矿区热害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J]
.煤炭科学技术,2004,32(9):19-22.
被引量:18
5
刘绪和,白光金,荆功业.
矿井地热(水害)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
.煤矿安全,2005,36(1):33-35.
被引量:8
6
何满潮,谢和平,彭苏萍,姜耀东.
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6):2803-2813.
被引量:2100
7
王飞.
复杂高温灾害矿井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煤炭技术,2007,26(1):69-71.
被引量:3
8
魏民涛,刘军,王建树,曹广远.
矿井高温灾害治理[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32(2):15-17.
被引量:3
9
周秀隆,等.赵家寨煤矿矿井初步设计[R].武汉煤炭设计院,2006.
10
程玉宝,孙喜贵,等.赵家寨煤矿异常高温原因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报告[R].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9.
引证文献
7
1
杨树亮,宁振国,张宏刚.
灰色系统在矿井深部原岩温度预测中的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2008,20(1):131-133.
被引量:2
2
王波,陈宝智,陈喜山,李元辉.
井巷围岩与风流间温湿交换理论模型及应用[J]
.金属矿山,2008,37(10):84-86.
被引量:3
3
李中州,孙喜贵,范涛.
赵家寨煤矿井下高温成因分析[J]
.煤炭工程,2010,42(10):48-50.
被引量:5
4
Yang Xiaojie,Han Qiaoyun,Pang Jiewen,Shi Xiaowei,Hou Dinggui,Liu Chao.
Progress of heat-hazard treatment in deep mines[J]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21(2):295-299.
被引量:16
5
张建礼,杨辉,龚文通,高山.
“三软”不稳定煤层高温热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4(11):308-309.
6
包乃利,苏媛媛,马磊,赵金凤,张赞萍.
芒砀山地区地热资源开发条件分析[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5,12(1):45-49.
被引量:4
7
吉春和,常嘉林.
新型矿井移动式局部降温技术及应用[J]
.煤炭科学技术,2015,43(10):103-10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Guo Pingye,Chen Chen.
Field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oling effect of mine cooling system acquiring cold source from return ai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23(3):453-456.
被引量:8
2
刘星光,高峰,刘冠男.
工作面热源分析与热环境预测[J]
.煤,2010,19(6):35-36.
3
苏伟,菅从光,张晓磊.
基于非等间距灰色模型的原岩温度预测[J]
.煤矿安全,2010,41(11):41-43.
被引量:1
4
冯建超,侯建军.
下行通风方式在赵家寨煤矿的应用[J]
.中州煤炭,2012(9):100-101.
5
刘正威,侯建军.
采掘工作面局部制冷设备降温效果分析[J]
.煤矿开采,2012,17(5):103-106.
被引量:1
6
付俊,唐绍辉,徐必根.
深井金属矿山工作环境温度预测研究[J]
.采矿技术,2013,13(4):78-80.
被引量:1
7
杨晓杰,韩巧云,田弋弘,马骄,李航,李少华,张东东.
徐州三河尖矿深井高温热害机制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2(12):2447-2454.
被引量:7
8
王心义,王麒,陈国胜.
平煤股份八矿二_1煤底板灰岩地热水疏水降压技术[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4,42(1):53-56.
被引量:10
9
何昌富,刘何清,殷维,杨威.
水分蒸发引起巷道局部壁温低于风温的理论分析[J]
.矿业工程研究,2014,29(1):35-38.
被引量:2
10
白天茵,管伟明,李虎威.
利用热管锚杆实现高寒地区矿井调温的数值模拟分析[J]
.煤炭工程,2014,46(3):106-108.
被引量:4
1
赵艾叶.
煤矿井下热害的防治方法和措施[J]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2(4):61-64.
2
金建平,孟月松.
韦岗铁矿井下热害的防治[J]
.中国矿业,1993,2(5):64-66.
3
彭担任,杨长海,隋金峰,马建升.
高温矿井热害的防治[J]
.矿业安全与环保,1999,26(6):45-46.
被引量:16
4
刘邦强.
浅析采用矿井通风技术治理井下热害[J]
.科技与创新,2014(6):44-44.
5
王刚,王宗明,董开封.
城郊煤矿防治井下热害的措施[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29(B06):14-16.
被引量:4
6
彭担任,隋金峰,王占国.
通风降温防治采面热害[J]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8,18(5):41-42.
被引量:1
7
刘振华.
矿井深部开采热害治理[J]
.能源与节能,2016(1):17-18.
被引量:3
8
庞立新,景长生.
煤矿井下降温技术的探索及应用[J]
.煤矿开采,2000,5(3):60-61.
被引量:1
9
陈新,黄东海,万利平,邵志杰.
涡北煤矿井下热害治理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12(2):46-46.
被引量:1
10
丁成华,王斌,王朝引.
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井下热害综合治理[J]
.建井技术,2004,25(6):1-5.
煤炭科学技术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