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汤剂的分煎与混煎对成分及药效的影响
被引量:
4
Chinese traditional herbs' components and pharmaceutical efficacy changes processed with separate decocting and mix decocting respectivel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汤剂在复方提取方面的研究进展 ,比较了汤剂的分煎与混煎两种提取方法对成分及药效的影响 ,汤剂是分煎后再混合好 ,还是混合共煎好 ,不能一概而论 ,应根据研究结果 。
作者
熊艳
吴学文
蒋孟良
机构地区
湖南中医学院
出处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年第4期80-81,84,共3页
Hunan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关键词
汤剂
分煎
混煎
分类号
R283.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92
同被引文献
9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3
参考文献
18
1
王新宏,李仪奎,范广平,洪筱坤.
佛手散分煎与合煎的化学成分比较[J]
.中成药,1996,18(12):34-35.
被引量:10
2
郭永生,陶建生.
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单煎与共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J]
.中成药,1996,18(11):9-10.
被引量:18
3
丁林生,徐瑞华,吴振洁,唐元军.
白头翁汤中小檗碱含量降低原因初探[J]
.中成药,1993,15(1):18-19.
被引量:23
4
胡标伦,曾宪进,李远良.
小柴胡汤单煎与合煎的临床对比观察[J]
.新中医,2000,32(9):38-39.
被引量:3
5
崔景朝,陈玉兴,周瑞玲.
清胃散单煎与合煎药理作用比较[J]
.中国医药学报,1998,13(2):26-29.
被引量:3
6
许益民.
磷脂对煎剂中麻黄碱和绿原酸溶出率的影响[J]
.中成药,1992,14(5):4-5.
被引量:8
7
裴刚,何桂霞,杜方麓,侯团章,谢迪勇.
大承气汤分煎与混煎化学等值初步研究[J]
.中成药,2000,22(9):603-605.
被引量:4
8
严永清,朱丹妮,吴建新,蒋莹.
六味地黄汤化学研究方法的探索[J]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5):310-312.
被引量:15
9
袁久荣,李以凤,袁浩.
四物汤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3):153-155.
被引量:25
10
夏丕芳.
中药汤剂制成成药后服用量的我见[J]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6):351-35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洪筱坤,王智华,李旭.
HPLC-相对保留值指纹谱法鉴别大黄[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1):650-652.
被引量:44
2
王国荣,章育中,胡世林.
薄层扫描法测定酸橙枳实(壳)中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1994,14(4):48-50.
被引量:17
3
朱永新,严克东.
复方制剂生脉散的化学分析研究:Ⅲ.人参皂甙的薄层研究及含量测定[J]
.药物分析杂志,1989,9(1):5-9.
被引量:16
4
李忠,徐秋屯,郭湘云,李红彬.
《伤寒论》泻心汤煎液中黄连素和黄芩甙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2):24-26.
被引量:10
5
于留荣,李吉来.
黄芩炮制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J]
.中药材,1989,12(4):25-27.
被引量:8
6
张振山.
逍遥散在男科临床中的应用[J]
.北京中医,1996,15(1):57-58.
被引量:5
7
吴清和,李育浩,梁颂名,陈淑英,韩坚,陈军.
女金丹治疗痛经作用的实验研究[J]
.新中医,1996,28(11):55-57.
被引量:2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71,附录62.
9
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01,642.
10
谭继雪 毛则先.逍遥散治愈水潴留性肥胖症[J].四川中医,1996,14(12):36-36.
共引文献
292
1
钱紫萱,孙雪杨,张辰明,刘龙婵,李林楠,张皓月,杨莉,王峥涛.
生脉方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8):2699-2708.
被引量:3
2
李英华,吕秀阳.
Investigation on the origin of 5-HMF in Shengmaiyin decoction by RP-HPLC method[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2005,6(10):1015-1021.
被引量:4
3
高会丽,李贻奎,仝燕,李连达.
冠心Ⅱ号系列方对大鼠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J]
.陕西中医,2008,29(2):231-233.
被引量:10
4
范颖,陈信义.
当归补血汤源流及配伍效用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0):61-65.
被引量:16
5
许旭,董晓渭,毛平.
小檗碱与大黄酸沉淀作用的毛细管电泳法[J]
.药学学报,2003,38(10):779-782.
被引量:8
6
曾佩雪,梁光义,周飞,靳凤云,冼福荣.
葛根芩连汤"分煎”与"合煎”汤剂中黄芩苷的含量[J]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z1):73-75.
7
周瑞玲,陈玉兴,孙兰,崔景朝,简雪芹.
健胃舒单煎与合煎药理作用的比较[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z1).
8
李松林,宋景政,徐宏喜.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浅析[J]
.中草药,2009,40(S1):1-7.
被引量:59
9
江勇.
清胃散治疗胃火牙痛49例临床疗效观察[J]
.环球中医药,2013,6(S2):98-99.
被引量:4
10
谢跃生,张振清,乔善义,张永祥,阮金秀.
六味地黄汤不同配伍对马钱素煎出率的影响[J]
.中成药,2004,26(7):590-59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1
1
彭成.
试论中药配伍研究的方法与实践[J]
.中药与临床,2012,0(1):1-4.
被引量:10
2
李松林,宋景政,徐宏喜.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浅析[J]
.中草药,2009,40(S1):1-7.
被引量:59
3
涂瑶生,刘法锦,孙冬梅.
清胃散单煎与合煎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8):41-43.
被引量:5
4
陶丽华,王亚微.
中药的“群药合煎”与“单味分煎”[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25(8):30-32.
被引量:8
5
苏孝礼,刘成基,胡衔军.
乌头碱和甘草酸相互作用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2):726-728.
被引量:20
6
苏孝共,朱光辉,王增寿.
白芍与柴胡不同比例配伍芍药苷水煎出量的比较[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5,22(3):256-257.
被引量:15
7
雷鹏,刘韶,李新中,付文基.
黄连解毒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比较[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5):353-356.
被引量:13
8
葛尔宁.
RP-HPLC法测定不同煎煮方法下当归芍药汤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6):16-18.
被引量:8
9
杨季菱,李世林.
葛根芩连汤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考察[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6):29-29.
被引量:3
10
邓轶渊,高文远,陈海霞,武珊珊.
中药复方合煎与分煎的差异性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5,36(12):1909-1911.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4
1
邓轶渊,高文远,陈海霞,武珊珊.
中药复方合煎与分煎的差异性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5,36(12):1909-1911.
被引量:40
2
崔景朝,赵自明.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进展(Ⅱ)——中药单煎与合煎对比研究概况[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4):240-245.
被引量:50
3
王立,赵瑛.
煎煮方式对葛根芩连汤中黄芩苷和小檗碱家犬体内药动学影响[J]
.中成药,2011,33(8):1326-1330.
被引量:5
4
唐飞,刘美辰,张世洋,王晶,盛永成,冯五文,孙家宜,敖慧.
广藿香、厚朴配伍前后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对比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30(4):478-483.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
113
1
宋宝宏,唐雪梅,马旻新,王伟,蒋媛媛,敖慧,陈璐.
基于GC-MS技术分析共煎煮对苍术-白术药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1):3585-3591.
2
朱玲英,孔铭,钱大玮,沈红.
清金方饮片汤剂与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305-306.
被引量:3
3
孔铭,钱大玮,鞠建明,朱玲英.
月月舒饮片汤剂与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3):5-6.
被引量:5
4
孔铭,钱大玮,段金廒,朱玲英.
心安宁饮片汤剂与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145-2146.
被引量:4
5
孔铭,钱大玮,鞠建明,沈红.
生化汤饮片汤剂和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J]
.中成药,2007,29(12):1849-1851.
被引量:6
6
姜泓,孟舒,陈再兴.
白芍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J]
.中药材,2008,31(4):605-607.
被引量:20
7
王效田,卢宇,胡元亮,侯世奎.
分煎和合煎对中药乳康灌注液治疗奶牛乳腺炎效果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2008,40(3):69-71.
8
魏飞,石维,魏睦新.
黄芩柴胡分煎 合煎色谱组分的对比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427-2430.
被引量:1
9
石维,魏飞,魏睦新.
中药药对半夏生姜分煎、合煎HPLC组分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3):4-5.
被引量:9
10
孔铭,钱大玮,朱玲英.
乳康舒饮片汤剂与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398-400.
被引量:11
1
吴婷,石敏娟,李凡,李芳.
角药陈皮、丹参、三七单煎和混煎的成分分析[J]
.中医药导报,2011,17(6):97-98.
被引量:2
2
林丽美,王智民,王维皓,李春,曹伶俐,张小光.
RP-HPLC对金银花和连翘单煎、单煎后合并及混煎的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1):2240-2243.
被引量:13
3
刘琳.
二妙散单煎与混煎抗氧化作用的比较研究[J]
.黑龙江医药,2012,25(2):252-253.
被引量:4
4
李小娜,郑秀华,谷彦.
四物汤和四君子汤单煎与混煎实验对比[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7):408-408.
5
郭立忠.
人参及五灵脂合用在药效及有效成分研究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107-108.
被引量:5
6
刘春海,张水寒,刘翠春,杨永华.
黄芪单煎混煎对黄芪甲甙提取量的影响[J]
.湖南中医杂志,2000,16(6):56-56.
被引量:1
7
曾海荣,赵振,梁美云,姚雅绮,王冰,张伟荣.
紫花地丁止痒复方提取工艺的优化[J]
.中成药,2016,38(5):1174-1176.
被引量:8
8
韩向东,黄云枫,张彤,陈萍,邱水平,邵亚楠.
活络效灵丹中四种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3):105-109.
9
刘春海,刘西京,杨永华.
黄连及其复方提取工艺条件的优选[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249-2250.
被引量:9
10
孟繁宝.
吃什么补血最快[J]
.大家健康,2015,0(11):13-13.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