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氢醌酯的合成及其霜剂的制备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 增强氢醌消除皮肤色素的能力和抗氧化性能。方法 以氢醌和醋酐合成氢醌二乙酸酯并制成霜剂。结果 氢醌酯霜比氢醌霜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性能。结论 酯化能提高氢醌制剂的稳定性。
作者
潘青
陈学敏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
出处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96-96,共1页
Northwes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关键词
氢醌二乙酸酯
合成
霜剂
分类号
R914.5 [医药卫生—药物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1
任家礼,任瑞霞,沈大为.
氢醌羧酸酯的合成及其除去皮肤色素的性能[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1,22(4):150-151.
被引量:7
2
CA 43:1741h.
共引文献
6
1
吴正平,雷波,刘素鹏,晏莉.
氮酮对氢醌二乙酸酯皮肤渗透作用的影响[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18(2):154-156.
被引量:2
2
马美玲,邓月松,谢明贵.
氢醌单丙酸酯的改进合成[J]
.化学研究与应用,1997,9(2):198-199.
被引量:3
3
冯志安,徐清波.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故障分析及改进[J]
.煤矿机械,2000,21(7):44-46.
4
吴雪萍,赵文军.
氢醌脂肪酸单酯的简便合成[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31(10):438-439.
5
何自强.
氢醌单丙酸酯的合成研究[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6,0(4):187-191.
6
周本宏,罗顺德,蔡鸿生.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氢醌酯霜中氢醌酯的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5):202-203.
同被引文献
65
1
王吉英.
从血论治黄褐斑体会[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3):12-12.
被引量:7
2
刘林刚,阎永建.
皮肤脱色剂研究进展[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21(3):234-236.
被引量:1
3
陈勇,曲剑华,陈彤云.
陈彤云对黄褐斑的辨证论治[J]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1):99-100.
被引量:29
4
黄申林,朱育林,潘远江,吴世华.
Synthesis of arbutin by two-step reaction from glucose[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2004,5(12):1509-1511.
被引量:1
5
孔维枝,周迎春.
面部刮痧加中药治疗黄褐斑38例[J]
.河南中医,2005,25(1):50-51.
被引量:13
6
李国锋,曾抗,石兴华,谭仲楷,庄志铨.
氢醌固体乳剂的制备与临床疗效[J]
.现代应用药学,1994,11(6):24-25.
被引量:1
7
朱全刚,胡晋红,曾华武.
皮肤羧酸酯酶代谢的立体选择性[J]
.药学学报,2005,40(4):322-326.
被引量:11
8
王武军,黄一帆.
促渗剂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机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兽药杂志,2005,39(4):28-31.
被引量:19
9
石象英,刘丽娜.
化瘀补肾法治疗黄褐斑46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4):232-232.
被引量:6
10
齐会英,丛春雨.
丛春雨老师治疗黄褐斑经验[J]
.甘肃中医,2005,18(8):17-1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6
1
吴正平,雷波,刘素鹏,晏莉.
氮酮对氢醌二乙酸酯皮肤渗透作用的影响[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18(2):154-156.
被引量:2
2
周春英,马秋华,徐逢春.
黄褐斑的研究进展[J]
.青岛医药卫生,2009,41(6):431-435.
被引量:10
3
郭起,陈朗秋,蔡进,史慎德,刘永青.
熊果苷的合成新方法[J]
.化学试剂,2010,32(1):17-20.
被引量:8
4
潘潇,廖志锴,董炳琦,姚云竹,雷铁池.
单乙酰氢醌对中波紫外线诱导小鼠尾部皮肤黑色素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3,52(11):661-666.
5
何自强.
氢醌单丙酸酯的合成研究[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6,0(4):187-191.
6
万东华,林滔,于剑辉.
氢醌制剂稳定性研究现状[J]
.中国新医药,2004,3(3):72-7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常虹,刘伟民,齐艳春,王维宁,崔颖,王建莹,王引.
透皮吸收促进剂对中药熏蒸增效影响的观察[J]
.天津护理,2010,18(4):194-195.
被引量:4
2
李群良,张欣英,杨克迪,姚评佳,魏远安.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NCIB 8508蔗糖磷酸化酶生物催化合成α-熊果苷的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28(4):46-48.
被引量:7
3
史慎德,陈朗秋,刘永青,高清姣,易幸.
L-薄荷基-β-D-葡萄糖苷的合成[J]
.烟草科技,2011,44(4):51-57.
被引量:3
4
杨鹏,张理梅.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育龄期女性黄褐斑浅析[J]
.现代中医药,2011,31(5):63-65.
被引量:4
5
陈朗秋,刘开科,刘永青,易幸,王颖.
L-薄荷基-α-D-甘露糖苷的立体专一性合成[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33(3):77-81.
被引量:1
6
张欣英,严伟,李群良,姚评佳,魏远安,唐纪良.
野油菜黄单胞菌胞内粗酶液催化合成α-熊果苷[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2,29(4):64-67.
被引量:4
7
李瑛,刘蓉,帅花.
氮酮在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2,13(7):20-21.
被引量:1
8
陈骊君,王仕玉,李玉强,朱映安,赵桂茹,郭凤根.
云南岩白菜资源的生物量评价[J]
.蔬菜,2013(7):6-8.
被引量:1
9
张雅洁,王启操,杨鹏,麦跃,孙林潮.
深圳地区黄褐斑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7(6):432-435.
被引量:13
10
梁春,郭建明,段金廒,黄婧,刘培,钱大玮.
归芷软胶囊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J]
.中成药,2015,37(4):716-721.
被引量:4
1
吴正平,雷波,刘素鹏,晏莉.
氮酮对氢醌二乙酸酯皮肤渗透作用的影响[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18(2):154-156.
被引量:2
2
叶立,张莹,陈力勤.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氢醌霜含量[J]
.天津药学,1993,5(4):35-37.
3
王云梅,郭岚,门连第.
氢醌霜的稳定性考察[J]
.天津药学,1995,7(2):61-63.
被引量:2
4
林宏.
茶多酚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J]
.天津药学,1999,11(2):11-12.
被引量:6
5
闫军,李昌生.
氢醌霜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2):112-112.
被引量:1
6
唐武,姚淑琴.
氢醌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3,4(18):107-108.
7
罗家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氢醌霜中氢醌的含量[J]
.广东药学院学报,1997,13(3):192-193.
8
赵定洪.
静注Vitc合并外用迪维霜、氢醌霜治疗黄褐斑17例临床观察[J]
.工企医刊,2003,16(4):51-51.
9
曾明辉,李苹,谢玉琼.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氢醌霜中氢醌的含量[J]
.西北药学杂志,1997,12(1):7-8.
被引量:1
10
李士博,王兰霞,徐丽婷.
复方熊果苷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2):250-251.
被引量:8
西北药学杂志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