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青年教师是独立学院专任师资队伍的主体,也是推动独立学院发展的生力军,独立学院应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构建科学、合理、规范的成长机制,激发青年教师的发展潜力,以青年教师的成长推动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
刘桂辉
机构地区
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出处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8年第2期21-23,共3页
Research on Non-Governmental Higher Education
基金
东华理工大学2007年校长基金(人文、社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HXW0822
关键词
独立学院
青年教师
成长机制
分类号
G645.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1
王伟忠.
新型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机制探索[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19(2):71-74.
被引量:22
2
张小东,曾平生.
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探析[J]
.教育探索,2007(6):89-90.
被引量:23
3
齐晓东.
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的意义缺失与对策[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1):31-33.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张建平.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过程探析[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1):12-15.
被引量:16
2
郑玉刚,王红毅.
高校教师综合激励机制创新研究[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14-116.
被引量:13
3
庞海芍.
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及激励机制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08-111.
被引量:38
4
高芸,李杰,郭平原,郑蔚.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浅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43-44.
被引量:29
5
张雪妮.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刍议[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3):92-95.
被引量:2
6
张建祥.
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机制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2):59-62.
被引量:132
共引文献
60
1
钟海燕,单鹂娜.
独立学院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实践教学[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147-148.
被引量:2
2
胡则辉,叶小兰,王彤,朱耀红.
独立学院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J]
.科技信息,2013,0(36):25-25.
被引量:2
3
刘美云,邓明然.
基于TMC一体化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策略探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14(7):184-186.
被引量:3
4
李军靠,田伏虎,高启荣.
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激励策略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12):118-120.
被引量:3
5
包镕.
从高校管理的角度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师评价[J]
.甘肃科技,2006,22(2):178-179.
被引量:5
6
赵燕妮,雷兴刚.
高校内部教学评估探讨[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261-263.
7
兰文富,李侠.
现行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中存在问题的探析[J]
.现代企业教育,2007(06X):142-143.
被引量:2
8
叶建鸣.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模块与结构框架设计[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61-167.
被引量:9
9
刘瑞贤.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道路与特点[J]
.中国高教研究,2008(2):50-51.
被引量:79
10
王燕,李卫东.
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培养[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4):88-8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7
1
孙华娟.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自身建设探析[J]
.科技信息,2008(26).
被引量:4
2
孙孝玲,邹明莉.
对职业学院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8):17-17.
被引量:4
3
姜毅.
独立学院师资建设问题探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2):30-32.
被引量:24
4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
5
王超,迟耀丹,王蓉晖,韩成浩,乔良,杨小天.
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谈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2):117-119.
被引量:31
6
周勇,郭根荣.
我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0(8):94-95.
被引量:13
7
左崇良,吴谷丰.
聘任制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机制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6):72-7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王丽霞.
加强独立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培养的思考——如何利用母体高校资源[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1):29-30.
2
宋雪晶.
提高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思考[J]
.广东化工,2013,40(11):210-211.
被引量:5
3
杨晓妹.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2011(8X):106-10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高瑾.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3):52-53.
被引量:11
2
郄文娟,邓淑凤,周蕾,宋辉,冯俊贤.
高等院校部系“五训”师资培训机制的研究[J]
.大学教育,2012(7):8-9.
3
张忠华,李婷婷.
论大学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策略——基于实证的结论与逻辑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3(4):51-55.
被引量:27
4
高瑾.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长效机制的构建——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2):83-85.
被引量:8
5
张建华,张西平.
三本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
.教师教育论坛,2013,26(12):40-43.
被引量:3
6
刘进强,陈瑞军,郝斌,朱晓丽.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
.广东化工,2014,41(16):234-235.
被引量:3
7
向福.
地方院校青年博士教师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0):24-26.
被引量:2
8
文桂林,王凤武,刘道富,朱其勇,陈永红,魏亦军,田冬.
产教融合下青年教师专业实践模式与效能研究[J]
.广州化工,2016,44(15):249-251.
被引量:2
9
杨小玲,廖春斌.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述评[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6):90-94.
被引量:2
10
李冰冰.
关于高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18,0(6):189-189.
1
刘桂辉,段艳丰.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8(9):34-36.
被引量:22
2
孙磊.
建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的探索[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73-73.
被引量:5
3
强大斌,陈竹君,徐丹阳.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成长机制[J]
.金田,2012(12):303-304.
4
何隆顺.
浅谈教师的成长机制[J]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17(2):58-59.
5
邓宗莲.
构建大学生社团成长机制——以钦州学院为例[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4(7):179-179.
6
龚光军.
独立学院青年辅导员成长机制构建刍议[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0(4):36-38.
7
黄法祥.
念好学 考 赛三字经——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的实践与研究[J]
.学校管理,2005,0(6):30-32.
8
蔡静,吴维俊.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冲突及其破解——以重庆为例[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5,15(3):17-22.
被引量:2
9
邹吉忠.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培育和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前提性思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1):25-31.
被引量:30
10
李维仓,柳杰.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甘肃教育,2013(24):20-21.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