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历史上,把去外府州县乡里购买的土地,一称之为寄庄。拥有寄庄的人,则称之为寄庄户。对此,有的记载这样写道:'寄,寓也。得业之民,原非土著,以其寓居于田庄者而立户'。另外,又有记载说'寄庄户,则人非版籍,徒以田产置在各里而得名者也'。寄庄大约在唐代就出现了,后来,随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土地兼并的加剧和赋税徭役的不断增加,寄庄不是在日渐缩小,而是正好相反,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大约到明代中叶以后,寄庄已逐渐发展到'通天下皆有'的地步。本文只想就明代的情况,作些初步的探索。
出处
《明史研究》
1991年第1期24-34,共11页
Ming Studies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