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黄梅戏艺术》
2003年第1期29-29,共1页
Art of Huangmei Opera
同被引文献13
-
1李光南.浅谈黄梅戏如何走市场问题——关于发展安庆市文化产业的一点思考[J].黄梅戏艺术,2007(2):8-9. 被引量:3
-
2傅谨.草根的力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
3王夔.黄梅戏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戏曲研究,(64).
-
4叶小芹.怀宁县黄梅戏民营团体现象初探.大舞台,2008,(1).
-
5安徽省文化厅.菜子湖畔黄梅香-安庆市罗岭镇凤英剧社调查报告[EB/OL].http://www.ahwh.gov.cn/gov/tamplates/news_content.jsp?news_id=2111113990.
-
6王长安.黄梅戏通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1-381.
-
7潘仲仁.安庆市民众.胜利剧团五十年忆[J].黄梅戏艺术,2009,(4).
-
8黄研.全国有多少专业黄梅戏剧团[J].黄梅戏艺术,1982,(1).
-
9《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第10集.
-
10王学龙.草根的生机与活力——怀宁县黄梅戏民间班社蓬勃发展[J].江淮,2009(11):50-5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3
-
1李怡洁.当代黄梅戏演出市场的现状与前景——以安庆市为例[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30-34. 被引量:6
-
2王莹,周冠安,钱源源.岳西高腔艺术传承中心的运营现状与经验借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47-151. 被引量:2
-
3汪媛,王星明.安徽地方农村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机制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3):41-44.
-
4张璨.论新传媒背景下黄梅戏的传播和发展[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6):104-108. 被引量:2
-
5曹文龙.黄梅戏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艺术百家,2015,31(A02):303-305. 被引量:6
-
6王翰林.岳西高腔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7(9):48-48. 被引量:1
-
7隋福润.吕剧民间班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文天下,2017(12):20-21.
-
8陈维维.文化生态学视阈下黄梅戏的艺术特征探究[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8(2):100-101. 被引量:1
-
9杨丹.跨越世纪的黄梅戏生态[J].黄梅戏艺术,2019,0(4):30-33.
-
10刘梦.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桐城黄梅戏的创新发展路径[J].蚌埠学院学报,2020,9(1):1-4. 被引量:2
-
1李凤萍.为民营剧团增光添彩[J].黄梅戏艺术,2008(1):50-50.
-
2孙必泰.小小蒲公英[J].词刊,2010(8):30-30.
-
3潘秋玲.父亲潘绪满的艺术人生[J].黄梅戏艺术,2004(4):47-47.
-
4郝炳炎.大提琴在我们这小乐队中的用法[J].黄梅戏艺术,2006(1):18-18.
-
5刘云程.为民写戏 还戏于民 《独秀山下的女人》创作甘苦谈[J].中国戏剧,2011(12):7-10.
-
6朱万曙.“徽班”与怀宁[J].安徽新戏,2001(1):57-60.
-
7少华.黄梅女儿夏圆圆[J].中国戏剧,2014(9):41-43.
-
8人物介绍[J].黄梅戏艺术,2006(3):1-1.
-
9周密.丁琳[J].黄梅戏艺术,2015,0(4):83-83.
-
10柏木.怀宁文化建设沿着高速公路快速奋进[J].黄梅戏艺术,2004(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