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4-16,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1
-
1张婕 王保华.关注地级城市高教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05—21(4).
-
2宗秋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教育改革三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3-02-15.
-
3房玉光,房剑森.高等教育改革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4朱高峰.新世纪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1(1):1-7. 被引量:36
-
5申素平.谈政府与高校的法律监督和行政指导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3(8):12-13. 被引量:21
-
6王保华,张婕.大学与社会共生:地方高校发展的模式选择——从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看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57-61. 被引量:66
-
7张保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3-9. 被引量:103
-
8汪卫东.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现状与人才战略的新思路[J].上海汽车,2003(7):6-9. 被引量:1
-
9山东电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课题组.国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上)[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20(2):4-7. 被引量:2
-
10娄延常.理念·定位·学科——论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战略选择[J].高校理论战线,2003(4):32-34. 被引量:50
二级引证文献20
-
1吕良.区域性高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功能问题[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1(4):71-74. 被引量:3
-
2杨树政,王安平,李化树,徐远火.地方高校校地合作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2):21-24. 被引量:2
-
3马科中.浅谈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六个转变[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4):40-42.
-
4刘上海.应用型大学发展战略研究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61-163.
-
5赵革科,赵研科.论高校人事管理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06(5):173-175. 被引量:18
-
6董泽芳,张继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J].高校教育管理,2007,1(3):12-16. 被引量:69
-
7毛克平.协调我国地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对策性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7(8):81-83. 被引量:9
-
8吕良.区域性高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功能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4):46-48. 被引量:2
-
9金莲,梁艳菊.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3):22-25.
-
10康宏,熊志翔.互动与双赢:中心城市大学与地方政府关系——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6):70-7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