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将会揭幕,按官方形容,届时将会向世界展现一个现代化的首都。无论你是否热衷奥运,仲夏的8月,世人的焦点都会集中在北京身上。时间回到1982年,像其他对红色中国好奇的人一样,美国波普艺术家Andy Warhol初次游历北京时,在天安门广场的毛泽东像前面,拍下了那张伊士曼色彩浓厚的北京留影。那时候的Warhol说,"我喜欢中国文化胜过喜欢自己的文化。它更简单。我喜爱清一色的蓝装。每个人都穿蓝色。"他又留意到:"北京还没有一家麦当劳,但是佛罗伦斯有。"今日的北京早就不再是清一式蓝装,麦当劳亦处处可见,世界各地的游客因为奥运而陆续蜂拥前来,而北京这个首都,其实已经居住了逾三十五万名外国人,或者,当地人口中的"老外"。不必走到三里屯酒吧区,城中处处都可以碰见老外的踪影,个中不少更操着纯正流利的汉语,即使穿梭在转转折折的老胡同小巷内,也如识途老马。打从清末年间中国正式向外开放,来到如今2008,中间只大约一个半世纪。在此间,老外因为不同原因前来北京。西方传教士来华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十六世纪的利玛窦。外国人在中国建立领事馆则始于清末鸦片战争后,而以东交民巷的英国领事馆为首。解放后,向往革命的、担任顾问专家的、仰慕中国文化的,以至八十年代之后,因为改革开放政策而前来旅游或寻觅商机的,北京的老外们各有因由,动机比一直标榜自己是国际化都市的上海可能更复杂,同时也交织着当代中国的转变。至千禧年后,北京取得奥运主办权,除了更频繁的商机外,更多老外都来了,可能不为什么,纯粹要看看这个发展一日千万里的城市——变得好与不好,可以亲身耳闻目睹,都是千载难逢……
出处
《明日风尚》
2008年第8期33-64,共32页
MING(Attit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