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谈国家级非遗“泸州分水油纸伞”的“生产性保护”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泸州分水油纸伞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钢架伞与布伞的普及,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直到本世纪初,泸州分水油纸伞被纳入企业集体生产,建立完整的艺人谱系,制作工艺得到传承,并以市场为主导,应需而变产生了新形式,开始焕发生机。这种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实现油纸伞技艺传承的方式,正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践模式。因存在艺人队伍老龄化、产业化风险等一系列问题,油纸伞的传承遭遇诸多危机,急切需要认真解决和破解。
作者 彭煦
出处 《明日风尚》 2016年第18期329-329,共1页 MING(Attitude)
基金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2016一般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分水油纸伞活态传承路径探析
  • 相关文献

共引文献10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