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瑶族芦笙在工笔画中的表现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瑶族芦笙的造型与色彩的艺术特征,并以瑶族芦笙的艺术特征为创作主体,运用工笔画的传统技法表现芦笙;芦笙是瑶族文化的代表之一,用工笔画表现芦笙可以展现芦笙的艺术之美,可以宣扬瑶族的优秀文化,甚至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作者
王岩
机构地区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明日风尚》
2018年第2期145-145,共1页
MING(Attitude)
关键词
芦笙
工笔画
表现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李孝梅.
现代化冲击下的农耕文明传承研究——以贵州苗族芦笙文化传承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012-3016.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郑晓云.
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J]
.民族研究,2001(1):9-17.
被引量:60
2
王德埙.
夜郎竹王、竹图腾与芦笙文化本质特征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20(2):10-15.
被引量:10
3
万昌胜.
苗族与芦笙[J]
.贵州民族宗教,2009(6):45-4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0
1
崔榕.
新时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传承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5):59-63.
被引量:7
2
陈蓓蓓.
论苗族锦鸡舞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J]
.贵州民族研究,2015,36(9):72-75.
被引量:2
3
刘振涛.
我国芦笙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中国音乐,2015(4):110-120.
被引量:7
4
王声珅.
浅析苗族锦鸡舞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21):51-51.
被引量:1
5
程凯.
太平灯文化内涵解读与传承困境分析[J]
.铜陵学院学报,2019,18(1):86-89.
被引量:1
6
梅晓蓉.
苗族芦笙在黔东南地区的发展现状之探究[J]
.进展,2020(15):87-90.
7
程凯,包涵.
乡土社会中的文化坚守——东至花灯舞的文化社会学阐释[J]
.池州学院学报,2023,37(5):95-97.
8
薛启玉,赵宇鸾,吴舒悦.
高中文化地理教学资源开发模式探索[J]
.地理教学,2024(1):23-28.
9
杨兆征.
简述苗族芦笙文化及其基本特点[J]
.明日风尚,2017,0(17):94-94.
10
刘勇兵.
丹寨县苗族芒筒芦笙传承模式初探——以排牙村为例[J]
.商业故事,2015,0(35):69-70.
1
雄黄.
侗乡手记[J]
.诗选刊,2018,0(1):29-30.
2
王德卫.
利用瑶族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
.报刊荟萃(下),2018,0(2):247-247.
3
花明居士.
侗乡通道散文印象[J]
.散文百家,2017,0(12):69-69.
4
高筠.
无一物中无尽藏 有山有水有楼台——《富春山居图》笔墨语言探析[J]
.都市文化研究,2017(1):203-215.
5
张叶.
论园林手绘效果图的技法表现[J]
.建材与装饰,2017,13(47):57-57.
6
李祖华.
基于南岭走廊民族文化元素的服饰设计教育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以乳源瑶族文化元素为例[J]
.辽宁丝绸,2017(4):26-29.
被引量:4
7
孙琳.
水彩画技法中“水”的表现与运用研究[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7(12):84-86.
被引量:1
8
周晓岩.
湖南洞口县长塘瑶族乡瑶族“棕包脑”舞蹈考察记[J]
.艺术评鉴,2017,0(21):92-95.
被引量:3
9
马晟瑶.
浅谈学前美术教学改革——以绘画课程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17(20):166-166.
10
杨波.
服装色彩设计在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评《色彩设计与应用》[J]
.印染,2017,43(24):56-57.
被引量:1
明日风尚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