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日本问题研究》
2002年第4期5-10,共6页
Japanese Research
共引文献18
1 伏文艳.论环境外交的政治、经济功能及其新特点——以《京都议定书》为例[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19(4):32-35. 被引量:1
2 宫笠俐.后冷战时代日本环境外交战略研究[J] .东北亚论坛,2012,21(3):98-104. 被引量:8
3 伏文艳,祝政宏.浅论全球化时代的环境外交——以《京都议定书》为例[J]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2):16-20. 被引量:1
4 吕耀东.试析日本的环境外交理念及取向--以亚太环境会议机制为中心[J] .日本学刊,2008(2):3-15. 被引量:13
5 沈海涛,赵毅博.日本对华环境外交: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支柱[J] .东北亚论坛,2008,17(5):32-36. 被引量:5
6 屈彩云.日本环境外交战略初探[J] .现代国际关系,2011(1):22-27. 被引量:9
7 刘凤玲.日本可持续发展政策浅析[J] .日本研究,2000(2):45-48.
8 黄昌朝.日本在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分析[J] .日本学刊,2013(6):87-102. 被引量:1
9 刘凤玲.日本可持续发展政策浅析[J] .日本问题研究,2000,14(4):26-29. 被引量:1
10 秦海波,王毅,谭显春,黄宝荣,GANDENBERGER,C.,LUNINCK Freiherr Von,B..美国、德国、日本气候援助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南南气候合作的借鉴[J] .中国软科学,2015(2):22-34.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18
1 林晓光.2007年的日本外交走向[J] .当代世界,2007(2):15-18. 被引量:1
2 [日]大沼保昭著,王志安译.《人权、国家与文明》.三联书店,2003年版.353页.
3 日本外务省编.《外交蓝皮书》,大藏省印刷局,1995年.
4 裴军.“日本对朝鲜制裁再出招,效仿美国通过《朝鲜人权法案》”,《中国青年报》,2006年6月19日,第7版.
5 Ardath W. Burks, "Japan: The Bellwether of East Asian Human Rights?" Human Rights in East Asia: A Culture Perspective, edited by James C. Hsiung, Paragon House Publishers, 1985, pp. 45 -47.
6 金熙德.《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66页,第86页.
7 [日]五十岚武士.《日本ODA与国际秩序》,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1990年,第83页.
8 [日]亚洲经济研究所.亚洲经济,1991,:19-34.
9 [日]佐佐木芳.《跨海出动的自卫队-PKO立法与政治权力》,岩波书店,1992年,第105-106页.
10 Kazuo Sunaga, "The Reshaping of Japan's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 Charter," FASID Discussion Paper on Development Assistance, No. 3, November 2004, p. 1.
1 朱芷萱.浅析日本ODA政策的战略发展[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2):189-189.
2 王平.日本ODA政策的形成、演变及前瞻[J] .日本学刊,2008(3):40-51. 被引量:9
3 朱艳圣.新世纪的日本ODA政策——兼评日本对华ODA政策[J] .国际论坛,2004,6(2):9-14. 被引量:7
4 于铁军.试析战后日本外交中的实用主义——以ODA政策的演变为例[J] .太平洋学报,1999,7(4):32-42. 被引量:5
5 岳彩虹.浅析日本对华ODA政策和中日关系[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59-61.
6 王箫轲.“积极和平主义”背景下日本ODA政策的调整与影响[J] .东北亚论坛,2016,25(4):36-48. 被引量:5
7 陈艳云,张逸帆.日本对南太平洋岛国ODA政策的调整及其特点[J] .东北亚学刊,2013(4):41-44. 被引量:9
8 西泽信善,柳弘(译).湄公河地区开发与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J] .南洋资料译丛,2011(1):10-24. 被引量:3
9 王新生.论文要约[J] .日本学刊,2008(3):157-160.
10 刘舸.日本ODA政策发展阶段及其外交目标分析[J] .日本问题研究,2006,20(3):37-41.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