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永不沉默的螺旋——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与不平衡的传播生态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沉默的螺旋模式由努尔-纽曼提出后,受到了中外传播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对之投以极大热情,有的甚至将之视为圭臬,奉为媒介意见改变大众意见的一个无可怀疑的铁律.笔者认为,该理论和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论、趋同理论并无本质不同,只是从媒介和大众传播的角度来考察受众态度改变的一种社会心理机制而已.同时该理论的缺陷是明显的,沉默螺旋的出现是失衡的传播生态造成的,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否则会导致迷信媒介的强力作用,造成传播生态的失衡,甚至加剧传播生态的失衡.
作者 翁杨
机构地区 北京广播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2003年第2期66-68,共3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3

  • 1关世杰(译).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0,161.
  • 2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3,94.
  • 3丛郁(译).政治领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60-61.

共引文献69

同被引文献35

  • 1陈力丹.媒介对舆论的社会控制机制——沉默的螺旋[J].国际新闻界,1998,20(1):47-49. 被引量:27
  • 2陈永章.威尔逊公共舆论监督思想的现代意义[J].行政论坛,2006,13(3):92-94. 被引量:1
  • 3[美]库利.社会过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 4[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M].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
  • 5[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文化的控制范式[M].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03.
  • 6刘江,钟沈军.当前传播技术、媒介形态创新趋势与传播生态环境的剧变[EB/OL].中国广播网http://www.EnT.cn/l?,mtkj/mtyw/200811/t20081124_505158654.html.
  • 7陶文昭.互联网群体极化评析[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7(9):9-12. 被引量:29
  • 8[法]卢梭 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 9Robert S Eriksson.The SRC Panel Data and Mass Political Attitud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J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9 ( 1 ) : 89-114.
  • 10Tammy L, Henderson, et al. Family Relations [J].Gener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1995,44( 1 ) : 37-45.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41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