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拉祜族口传文学的族群认知功能及其流变——以葫芦故事为例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拉祜族口传文学的族群认知功能包括族群身份识别、族群心理认知、族群来源诠释、族群信仰维系、族群情感凝聚和族群边界划分等方面。但是,随着技术文明、科技文明对拉祜族文学的渗透和入侵,族群认知功能发生了现代流变。本文以拉祜族口传葫芦故事为研究对象,探讨葫芦故事的族群认知功能的弱化,并着力研究葫芦故事的族群认知功能在拉祜族文化中的重塑。
作者
王磊裔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民族论坛》
2014年第2X期90-95,100,共7页
Minzu Tribune
关键词
拉祜族
口传文学
葫芦故事
族群认知功能
现代流变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1
艾伦.P.梅里亚姆(美国),郑元者.
人类学与艺术[J]
.民族艺术,1999(3):143-153.
被引量:30
2
刘辉豪整理.牡帕密帕[M].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79
共引文献
29
1
李震.
艺术人类学视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意义——以夹缬个案为例[J]
.文化遗产,2010(2):37-46.
被引量:4
2
户晓辉.
作为过程的艺术[J]
.民族艺术,2002(1):18-21.
被引量:4
3
郑元者.
艺术人类学的生成及其基本含义[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2-7.
被引量:28
4
徐迎新.
心灵的亲证:中国艺术人类学探寻历程[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23-29.
被引量:3
5
徐迎新.
艺术人类学与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学的身分认同[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3):76-79.
被引量:1
6
陈元贵.
从艺术研究到仪式研究——审美尺度研究的新起点[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0-34.
被引量:2
7
叶木桂,赵丽莉.
论文艺人类学的逻辑起点[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8(5):78-81.
被引量:1
8
王媖娴.
民间手工艺的研究范式[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6(4):80-83.
被引量:1
9
王媖娴.
民间手工艺的研究范式[J]
.民族艺术,2009(1):66-69.
被引量:3
10
支运波.
花鼓灯艺术展演与特质论[J]
.殷都学刊,2010,31(1):140-14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2
1
郭继红.
拉祜族迁移历史的形象概括——拉祜族民间文学《根古》初探[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4):26-29.
被引量:1
2
陈启新.
论拉祜族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1(2):72-81.
被引量:3
3
陈启新,杨鹤书.
略论拉祜族的母权制及其向父权制的过渡[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9(1):75-83.
被引量:5
4
李根.
拉祜族传统宗教文化特点[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7(4):42-46.
被引量:3
5
王正华.
拉祜族服饰文化概述[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6(1):56-61.
被引量:6
6
晓根.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J]
.云南社会科学,1995(3):57-62.
被引量:4
7
李绪鉴.
民间故事中的道德观[J]
.道德与文明,1993(1):37-39.
被引量:3
8
张大群.
澜沧拉祜族历史上的教育状态试探[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4(2):71-78.
被引量:2
9
金有景.
拉祜语的紧元音[J]
.民族语文,1988(3):11-18.
被引量:5
10
张蓉兰.
拉祜语话语材料[J]
.民族语文,1987(5):70-7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张雪娇.
白马藏族民间故事的功能探讨[J]
.音乐探索,2015(4):98-104.
被引量:1
2
艾菊红.
文化再生产与身份认同:以澜沧拉祜族的旅游业发展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3):42-47.
被引量:11
3
杨哲,张建国.
云南拉祜族“葫芦”符号语义与文化研究[J]
.汉字文化,2021(20):188-189.
被引量:4
4
刘露.
国内拉祜族研究综述[J]
.普洱学院学报,2016,32(1):1-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周运兰,张思泉,余宁.
携程旅行网与去哪儿网合并案例剖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16,29(18):35-37.
2
胡雪.
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的传承与发展[J]
.黑河学院学报,2017,8(3):212-214.
被引量:3
3
王华.
幻象与认同:历史上太湖流域渔民身份的底边印象[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1):39-45.
被引量:9
4
张鑫.
疗愈视角下的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推广——以湖北民间故事为例[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2):56-59.
被引量:8
5
艾菊红.
现代性语境下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1):81-91.
被引量:16
6
柯运华.
民族旅游冲击下迪庆藏族的族群认同研究——以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为例[J]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1):106-113.
7
高峰,刘彦.
散杂居民族的族群认同与文化再造:合群经验的视角[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0(4):10-17.
被引量:4
8
艾赣锋,朱晓辉.
游客凝视下民族村寨建筑景观变迁研究——以傣族园竹楼为例[J]
.怀化学院学报,2020,39(1):54-57.
被引量:1
9
宋晴阳,郑连斌,马天发,宇克莉,王雅萱.
哈尼族与拉祜族成人的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0(5):70-74.
被引量:6
10
孙九霞,罗意林.
旅游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与理论发展[J]
.青海民族研究,2022,33(1):11-19.
被引量:2
1
李梦薇.
我的故乡拉祜山[J]
.民族文学,2009,0(12):106-108.
2
Author biographies[J]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2015,4(1):106-106.
3
薛永刚.
从“中庸”层面对《诗经》“思无邪”的理解[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S1):100-104.
4
王伟.
“霸王别姬”母题的现代流变[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34-35.
被引量:1
5
邹春玲,于淑凡.
诗词中的隐喻[J]
.商业经济,2009(5):111-112.
6
夏侯轩.
浅析南朝表文骈俪化过程的特点[J]
.北方文学(下),2015,0(1):96-96.
7
康勇.
《关雎》的兴及其审美认知功能[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2):155-158.
被引量:1
8
杨春.
民族艰难迁徙历史的真实写照——读拉祜族女作家娜朵长篇小说《母枪》[J]
.民族文学研究,2005,23(2):24-26.
9
范云晶.
葫芦里孕育出的诗意——论拉祜族民间诗歌的美学追求和价值取向[J]
.普洱学院学报,2013,29(4):19-24.
被引量:1
10
朱飞云,杨春高.
狗碑的传说[J]
.普洱,2006,0(1):83-83.
民族论坛
2014年 第2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