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巴西:族群天堂的陷阱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巴西的族群,是印第安人原住民、葡萄牙人、非洲黑人三者混融的结果,加之其后源源不断的欧洲移民及亚洲移民的到来,使巴西成为一个多种族、多族群、多文化交融互生的移民国家。论文从历史和现实两大维度来分析巴西族群关系,力图与被冠以"族群天堂"、"族群熔炉"等的巴西族群关系形态形成对话,不管是历史的巴西还是现实的巴西,种族问题都成为社会根深蒂固的存在方式。种族的等级结构从殖民时代的奴隶制传统开始,加之后来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渊源的白化政策加以固化,并一直延续至今。以巴西的族群关系为参照,回到中国的民族关系,以此来回应"第二代民族政策"、族群关系认识的历史与现实维度、民族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认知问题。
作者 李陶红
出处 《民族论坛》 2015年第8期51-56,共6页 Minzu Tribu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3

  • 1周世秀.巴西现代化进程中的地区经济差距和南方分立运动[J].世界历史,1994(2):10-17. 被引量:4
  • 2朱欣民.巴西落后地区开发的经济与社会成效评价[J].拉丁美洲研究,2005,27(1):18-24. 被引量:5
  • 3潘希武.巴西种族教育的立法、政策及其启示[J].中国民族教育,2006(2):42-44. 被引量:4
  • 4胡鞍钢 王绍光 康晓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R].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5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 6《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人民日报》2010年1月23日.
  • 7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余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 8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第348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 9胡锦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707页,第707页,第708-709页,第725页,第709页.
  • 10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编:《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储建国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9-300、302、303、301页.

共引文献236

同被引文献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